第513章 灯火阑珊处(4 / 5)
杨涉激动得胡子微颤:“陛下文韬武略,旷古罕有。中兴盛世而得此华章,实乃文坛佳话,老臣能得闻此词,幸甚至哉!”
众臣纷纷拜服,交口称赞之辞皆发自肺腑,绝非寻常奉承。面临此词,任何赞誉都显得理所应当。
而妃嫔之中,女帝细细品读着词句,目光在萧砚身上停留片刻,又看向楼下灯火,唇角笑意温婉,似有所思。
蚩梦眨着眼,觉得词极美,却未必全然懂得那深藏的意境,只觉得她的小锅锅更加光芒万丈,厉害得不得了。
降臣眼中异彩连连,看向萧砚的目光愈发充满兴味。述里朵微微颔首,似在品味词中韵味。
而姬如雪,在萧砚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时,便已心头微动。当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映入眼帘时,她只觉得心口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暖流倏然涌遍全身。
她下意识抬起眼,望向萧砚的侧影。楼下的灯火映照在他的眼中,明明灭灭。
她忽然觉得,这满城的火树银,万民的欢呼雀跃,似乎都在这一刻远去,变得模糊不清。
唯有眼前这个人。
唯有这一个或许无意、或许有心的回眸。
清晰无比,灼灼其华。
她并未觉得那“那人”一定是自己,但这词中蕴含的那种于万千繁华中执着寻觅、最终得见所爱的深情与不易,却深深的触动了她。
她想起这些年相伴走过的风风雨雨,想起彼此身份的变迁,想起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与默契…清冷如玉的面容上,不自禁地浮现一层极淡的红晕,她迅速低下头,以免被他人瞧去。
他是在写这盛世,还是…也在写她?
此时,礼部尚书杜文蔚激动地趋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词,实乃旷世佳作,道尽盛世气象与人间至情!臣恳请陛下允准,将此词作刊载于邸报,传示天下,使我大唐臣民共仰陛下文采,共沐此上元佳节的盛世荣光!”
萧砚闻言失笑,略一颔首:“准。”
负责邸报的官员激动得连连应喏,指挥属官小心翼翼地将词作誊抄下来。
萧砚这才转身,再次望向楼下那无边的璀璨:“此等盛景,方配得上‘洪武’二字。”
话音落下,他微微抬手示意。
等候已久的钟小葵立刻会意,转身朝楼下打出早已约定的信号。
霎时间,数道尖啸声划破夜空。
人群尚未反应过来,便见一团团耀眼的光火猛地窜上高空,在达到顶点时,轰然绽开!
不是单调的烟声响和火光。那夜空之中,竟绽放出巨大的、层层迭迭的金色菊,瓣纤毫毕现,缓缓舒展;紧接着是嫣红的牡丹,富丽堂皇;又有翠绿的莲叶托着粉荷,清雅别致;更有蟠龙形的烟火呼啸着盘旋而上,在天际扭动身躯,鳞爪飞扬,赤红的龙目熠熠生辉。
“啊——!”
“天爷啊,这是……这是什么?!”
“龙!是天龙下凡了!”
“是圣上,让神仙显灵了啊!”
惊呼声、赞叹声、欢呼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汴京城。
百姓们仰着头,张着嘴,脸上被不断变幻的彩色光芒照亮,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喜悦。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景,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燃放的火炮或焰火。
这自然是旱魃的杰作。他在太原矿区不仅琢磨煤矿,更依着萧砚模糊的提示,试验出了添加不同矿物以产生各异色彩的“彩色火药”,虽工序繁杂,造价高昂,但用于此等与民同乐的时刻,却是再合适不过。 ↑返回顶部↑
众臣纷纷拜服,交口称赞之辞皆发自肺腑,绝非寻常奉承。面临此词,任何赞誉都显得理所应当。
而妃嫔之中,女帝细细品读着词句,目光在萧砚身上停留片刻,又看向楼下灯火,唇角笑意温婉,似有所思。
蚩梦眨着眼,觉得词极美,却未必全然懂得那深藏的意境,只觉得她的小锅锅更加光芒万丈,厉害得不得了。
降臣眼中异彩连连,看向萧砚的目光愈发充满兴味。述里朵微微颔首,似在品味词中韵味。
而姬如雪,在萧砚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时,便已心头微动。当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映入眼帘时,她只觉得心口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暖流倏然涌遍全身。
她下意识抬起眼,望向萧砚的侧影。楼下的灯火映照在他的眼中,明明灭灭。
她忽然觉得,这满城的火树银,万民的欢呼雀跃,似乎都在这一刻远去,变得模糊不清。
唯有眼前这个人。
唯有这一个或许无意、或许有心的回眸。
清晰无比,灼灼其华。
她并未觉得那“那人”一定是自己,但这词中蕴含的那种于万千繁华中执着寻觅、最终得见所爱的深情与不易,却深深的触动了她。
她想起这些年相伴走过的风风雨雨,想起彼此身份的变迁,想起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与默契…清冷如玉的面容上,不自禁地浮现一层极淡的红晕,她迅速低下头,以免被他人瞧去。
他是在写这盛世,还是…也在写她?
此时,礼部尚书杜文蔚激动地趋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词,实乃旷世佳作,道尽盛世气象与人间至情!臣恳请陛下允准,将此词作刊载于邸报,传示天下,使我大唐臣民共仰陛下文采,共沐此上元佳节的盛世荣光!”
萧砚闻言失笑,略一颔首:“准。”
负责邸报的官员激动得连连应喏,指挥属官小心翼翼地将词作誊抄下来。
萧砚这才转身,再次望向楼下那无边的璀璨:“此等盛景,方配得上‘洪武’二字。”
话音落下,他微微抬手示意。
等候已久的钟小葵立刻会意,转身朝楼下打出早已约定的信号。
霎时间,数道尖啸声划破夜空。
人群尚未反应过来,便见一团团耀眼的光火猛地窜上高空,在达到顶点时,轰然绽开!
不是单调的烟声响和火光。那夜空之中,竟绽放出巨大的、层层迭迭的金色菊,瓣纤毫毕现,缓缓舒展;紧接着是嫣红的牡丹,富丽堂皇;又有翠绿的莲叶托着粉荷,清雅别致;更有蟠龙形的烟火呼啸着盘旋而上,在天际扭动身躯,鳞爪飞扬,赤红的龙目熠熠生辉。
“啊——!”
“天爷啊,这是……这是什么?!”
“龙!是天龙下凡了!”
“是圣上,让神仙显灵了啊!”
惊呼声、赞叹声、欢呼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汴京城。
百姓们仰着头,张着嘴,脸上被不断变幻的彩色光芒照亮,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喜悦。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景,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燃放的火炮或焰火。
这自然是旱魃的杰作。他在太原矿区不仅琢磨煤矿,更依着萧砚模糊的提示,试验出了添加不同矿物以产生各异色彩的“彩色火药”,虽工序繁杂,造价高昂,但用于此等与民同乐的时刻,却是再合适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