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六)(1 / 5)
第525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六)
二月初五,晨光初透,汴京皇城垂拱殿内已聚了数人。
与朝会的外议相对等,君臣三三两两的私下聚在房中进行非公开的议事,便叫内议。
当下,萧砚便正坐于御案之后,听着韩延徽、敬翔、冯道、郭崇韬、温涛几人的奏对。
兵部侍郎郭崇韬将一份江淮舆图在紫檀大案上徐徐铺开,而后手持细杆,面对萧砚道:
“陛下,西路军王彦章部已确控鹦鹉洲、汉阳城及鲁山要地,史弘肇所领的水军主力也已溯江西进,清扫残敌,前逼岳州,以控扼荆江口,封锁洞庭湖。王枢密奏报,此战缴获吴楚大小战船百余,俘获甚众,正在甄别整编。此外,余仲将军亦已于鲁山拱筑营垒,对鄂州形成合围之势。”
他略作停顿,见萧砚微微颔首示意继续,便又将细杆移至淮西一带:
“中路军王宗侃部进展亦速。日前,工部紧急运抵的一批火炮部署到位后,王将军趁光州守军不备,集中火力轰击城门,一击奏效。守将当场殒命,余众见城破,亦已全部归降。光州一下,我军便可沿汝水顺畅南下,直指黄州。”
“至于东路军方面,”
郭崇韬的细杆落在寿州位置,“贺将军仍按既定方略,对寿州保持高压围困,日夜不休的攻势,已将淮南吴军主力牢牢钉死在城下,使其难以他顾。此外,南路军黔国公蚩离亦有军报传来,其部已沿桂江北进,兵临桂州城下,楚地西南门户洞开,指日可下。”
话毕,他最终将细杆在舆图上划过一道弧线,连接岳州、永州、黄州,形成一个大圆:
“陛下,若三路大军依此进度推进,最迟四月间,便可对伪楚所谓的都城长沙,形成岳州-永州-黄州三面的大范围战略合围之势,届时,便可依照陛下此前所定之方略,先平楚地,复而横推江东。”
萧砚目光随着郭崇韬的细杆在舆图上移动,一直都未出声打断,直到听完后,才微微前倾,手指在舆图上光州、汉阳几处轻点,问道:
“光州、汉阳等地既下,所部降卒是如何安置的?缴获战船,可堪复用者还有多少?王宗侃部南下黄州,其侧翼如何保障,尤其是寿州偏师与庐州方向的吴军,是否会威胁其进军路线与粮道?”
郭崇韬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从容应答:
“陛下所虑周全。光州、汉阳等处降卒,总计约一万三千众,愿解甲归田者,已分批移送至淮北、河南预设的军屯营,由地方官府配给农具粮种,编户垦荒,既可免其流散,亦能增辟荒地。愿留军效命者,则一律打散,补入各军辅兵营,专司转运、修垒等务,由老兵严加管带,非经严格考校不得授予战甲兵器。”
“至于缴获战船……经水师督军王先成亲自勘验,大型楼船受损严重,堪用者不足三成;中小型艨艟斗舰,约有半数可修复使用。已悉数划归史弘肇将军麾下,用于日常巡江、护航押运等次要任务,暂不编入主力舰队,以免影响整体战力。”
说完以上要点,郭崇韬便将细杆移至舆图上寿州与庐州之间:
“王宗侃部自光州南下黄州,其左翼确需警惕寿州方向。然贺帅围城甚紧,守军自保已是捉襟见肘,短期内难有力量西顾。即便能分出小股偏师袭扰,规模亦必有限,王宗侃部预留的预备兵力足以应对。而其右翼庐州方向……”
他稍一沉吟,萧砚便径直转向一旁:“温涛,庐州吴军动向,锦衣卫可有最新消息?”
温涛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正要禀报。扬州方面密报显示,我王师大军压境下,徐温与那伪帝已不得不达成临时妥协,正合力整饬扬州兵马。而在扬州内乱平息后,徐温便顺势命其长子徐知训,将从金陵急调的黄头军精锐万余人并倒戈向伪帝的黑云都尽数发往寿州方向,当是意图缓解寿州压力……”
萧砚闻言,只是不由失笑一声:“徐温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不仅借势支走了黑云都,还顺手以此稳住了淮南战线,好让他在扬州从容收拾局面……崇韬,如此看来,王宗侃部的右翼,倒多了几分变数。”
郭崇韬遂立即接话:
“陛下明鉴。庐州吴军本就有一定实力,若得这支黄头军生力军加入,的确可能对我中路南下之师构成威胁。不过,臣与枢密院此前推演时,已虑及此种可能。王宗侃部南下时,将会依托汝水及沿途城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即便庐州之敌来犯,亦可凭借地形节节抵御。同时,已密令西路军余仲部,在稳定鄂州局势后,伺机向东运动,协助中路军进逼黄州,使得中路军得以专心应对侧翼,迫使庐州敌军不敢全力西进。东西两路相互策应,料无大碍。”
最后,他语气便愈发肯定道:
“至于粮道安危,陛下尽可放心。光州既下,已成我军淮西枢纽。漕粮自汴水入蔡水,转浪荡渠,再经汝水南下,可直抵光州大仓。自此转陆路至黄州前线,路途缩短近半,且沿途驿道已遣工兵加紧修缮,并设有多处护运兵站。臣与韩相、张尚书(户部尚书张文蔚)反复核算,粮道畅通无阻,绝无匮乏之虑。”
“善。”萧砚满意颔首,“那便传谕各军,戒骄戒躁,稳扎稳打。降卒安置,务须妥善,以显王师仁德。俘获之吴楚将吏,若真心归顺,可量才录用,以安江南士民之心。”
“臣遵旨。”郭崇韬躬身领命。
而萧砚只是又对温涛道:“扬州伪朝,不过利益苟合,同床异梦。锦衣卫在江南,首要仍是渗透侦察,掌握了徐温与那‘李星云’的动向即可,具体军情传递需更加及时。同时,可在民间军中散布王师吊民伐罪、止息干戈之意,动摇其根基。”
“是。”温涛肃然拱手应道。 ↑返回顶部↑
二月初五,晨光初透,汴京皇城垂拱殿内已聚了数人。
与朝会的外议相对等,君臣三三两两的私下聚在房中进行非公开的议事,便叫内议。
当下,萧砚便正坐于御案之后,听着韩延徽、敬翔、冯道、郭崇韬、温涛几人的奏对。
兵部侍郎郭崇韬将一份江淮舆图在紫檀大案上徐徐铺开,而后手持细杆,面对萧砚道:
“陛下,西路军王彦章部已确控鹦鹉洲、汉阳城及鲁山要地,史弘肇所领的水军主力也已溯江西进,清扫残敌,前逼岳州,以控扼荆江口,封锁洞庭湖。王枢密奏报,此战缴获吴楚大小战船百余,俘获甚众,正在甄别整编。此外,余仲将军亦已于鲁山拱筑营垒,对鄂州形成合围之势。”
他略作停顿,见萧砚微微颔首示意继续,便又将细杆移至淮西一带:
“中路军王宗侃部进展亦速。日前,工部紧急运抵的一批火炮部署到位后,王将军趁光州守军不备,集中火力轰击城门,一击奏效。守将当场殒命,余众见城破,亦已全部归降。光州一下,我军便可沿汝水顺畅南下,直指黄州。”
“至于东路军方面,”
郭崇韬的细杆落在寿州位置,“贺将军仍按既定方略,对寿州保持高压围困,日夜不休的攻势,已将淮南吴军主力牢牢钉死在城下,使其难以他顾。此外,南路军黔国公蚩离亦有军报传来,其部已沿桂江北进,兵临桂州城下,楚地西南门户洞开,指日可下。”
话毕,他最终将细杆在舆图上划过一道弧线,连接岳州、永州、黄州,形成一个大圆:
“陛下,若三路大军依此进度推进,最迟四月间,便可对伪楚所谓的都城长沙,形成岳州-永州-黄州三面的大范围战略合围之势,届时,便可依照陛下此前所定之方略,先平楚地,复而横推江东。”
萧砚目光随着郭崇韬的细杆在舆图上移动,一直都未出声打断,直到听完后,才微微前倾,手指在舆图上光州、汉阳几处轻点,问道:
“光州、汉阳等地既下,所部降卒是如何安置的?缴获战船,可堪复用者还有多少?王宗侃部南下黄州,其侧翼如何保障,尤其是寿州偏师与庐州方向的吴军,是否会威胁其进军路线与粮道?”
郭崇韬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从容应答:
“陛下所虑周全。光州、汉阳等处降卒,总计约一万三千众,愿解甲归田者,已分批移送至淮北、河南预设的军屯营,由地方官府配给农具粮种,编户垦荒,既可免其流散,亦能增辟荒地。愿留军效命者,则一律打散,补入各军辅兵营,专司转运、修垒等务,由老兵严加管带,非经严格考校不得授予战甲兵器。”
“至于缴获战船……经水师督军王先成亲自勘验,大型楼船受损严重,堪用者不足三成;中小型艨艟斗舰,约有半数可修复使用。已悉数划归史弘肇将军麾下,用于日常巡江、护航押运等次要任务,暂不编入主力舰队,以免影响整体战力。”
说完以上要点,郭崇韬便将细杆移至舆图上寿州与庐州之间:
“王宗侃部自光州南下黄州,其左翼确需警惕寿州方向。然贺帅围城甚紧,守军自保已是捉襟见肘,短期内难有力量西顾。即便能分出小股偏师袭扰,规模亦必有限,王宗侃部预留的预备兵力足以应对。而其右翼庐州方向……”
他稍一沉吟,萧砚便径直转向一旁:“温涛,庐州吴军动向,锦衣卫可有最新消息?”
温涛闻声,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正要禀报。扬州方面密报显示,我王师大军压境下,徐温与那伪帝已不得不达成临时妥协,正合力整饬扬州兵马。而在扬州内乱平息后,徐温便顺势命其长子徐知训,将从金陵急调的黄头军精锐万余人并倒戈向伪帝的黑云都尽数发往寿州方向,当是意图缓解寿州压力……”
萧砚闻言,只是不由失笑一声:“徐温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不仅借势支走了黑云都,还顺手以此稳住了淮南战线,好让他在扬州从容收拾局面……崇韬,如此看来,王宗侃部的右翼,倒多了几分变数。”
郭崇韬遂立即接话:
“陛下明鉴。庐州吴军本就有一定实力,若得这支黄头军生力军加入,的确可能对我中路南下之师构成威胁。不过,臣与枢密院此前推演时,已虑及此种可能。王宗侃部南下时,将会依托汝水及沿途城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即便庐州之敌来犯,亦可凭借地形节节抵御。同时,已密令西路军余仲部,在稳定鄂州局势后,伺机向东运动,协助中路军进逼黄州,使得中路军得以专心应对侧翼,迫使庐州敌军不敢全力西进。东西两路相互策应,料无大碍。”
最后,他语气便愈发肯定道:
“至于粮道安危,陛下尽可放心。光州既下,已成我军淮西枢纽。漕粮自汴水入蔡水,转浪荡渠,再经汝水南下,可直抵光州大仓。自此转陆路至黄州前线,路途缩短近半,且沿途驿道已遣工兵加紧修缮,并设有多处护运兵站。臣与韩相、张尚书(户部尚书张文蔚)反复核算,粮道畅通无阻,绝无匮乏之虑。”
“善。”萧砚满意颔首,“那便传谕各军,戒骄戒躁,稳扎稳打。降卒安置,务须妥善,以显王师仁德。俘获之吴楚将吏,若真心归顺,可量才录用,以安江南士民之心。”
“臣遵旨。”郭崇韬躬身领命。
而萧砚只是又对温涛道:“扬州伪朝,不过利益苟合,同床异梦。锦衣卫在江南,首要仍是渗透侦察,掌握了徐温与那‘李星云’的动向即可,具体军情传递需更加及时。同时,可在民间军中散布王师吊民伐罪、止息干戈之意,动摇其根基。”
“是。”温涛肃然拱手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