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六)(4 / 5)
姬如雪等人自然也无异议,眼中皆流露出几分对如此布置的期待。
钟小葵早已带着锦衣卫前去安排,寻了一处家境尚可、院落整洁的农户,予足银钱,那户主和村正在惊愕之余,忙不迭的将村中最好的几间屋子收拾出来。
夜幕降临,农家小院简朴,一灯如豆。窗外蛙声渐起,与远处依稀的犬吠相和,更显乡野寂静。
萧砚负手立在院中,仰头望着刚刚显露的疏星。晚风拂过他的面颊,吹动了他未曾束冠的几缕散发。姬如雪轻步从屋内走出,手中拿着一件外袍,为他披在肩上。
姬如雪见他依旧凝望星空,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天河浅淡,星子疏落,并无甚奇特之处,却能感到他周身笼罩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静气息。
静默片刻,她才低声道:“方才鱼尚宫收到江南密报。那位上饶公主在逃亡途中受惊,于前日凌晨产下一女,幸得赵千户部下竭力护持,又有许真人精通医术,竭力救护,如今母女二人暂且平安。陆姑娘也一直守在身边,寸步不离。””
萧砚闻言,目光依旧望着星空,沉默片刻,方淡淡道:“平安就好。乱军之中,能保全性命,已属万幸。”
这时,女帝也缓步走近,她已卸去钗环,青丝松松挽起,更添几分温婉。
她听到姬如雪的话,沉吟道:“扬州乱局,扑朔迷离。竟有两个‘李星云’同时现身,一明一暗,一杀张颢揽权,一自承替身甘为人质。夫君为何让锦衣卫暂且压下此事,不公之于众?袁天罡布此迷局,究竟意欲何为?那假扮‘李星云’之人,又是何等来历?”
萧砚终于收回望向星空的目光,转过身,将女帝和姬如雪一左一右揽近身边。二女便温顺的偎依着他,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心跳和体温。
“那假李星云,乃是袁天罡早在多年前便着手培养的替身。其初衷,或许是为了在某些极端情境下保护李星云,或是作为磨砺其心性的磨刀石。但当李星云在江南被拥立称帝后,此人的存在,便更可能成了袁天罡为李星云备下的一道护身符。在必要之时,由此替身承担起称帝的因果与天下骂名,以便让真身能够金蝉脱壳,抽身而退。”
他低头看了看怀中二女,继续道:“然而,人心易变。常年活在另一个人的影子下,扮演着他人,看着本尊拥有的一切……此人心性,恐怕早已不甘永居阴影之下。他与徐温,貌合神离,各怀鬼胎。徐温需一面‘李唐’旗帜凝聚人心,假李则需徐温的势力稳固权位。然北军压境,此等苟合,不过沙上筑塔。狗急跳墙之下,李星云本人及吴王宗室,处境恐更为堪忧。”
女帝微微蹙眉:“朝中已有议论,认为宗室称帝,罪属十恶不赦之首,若江南平定,彼等皆当依律严惩,以儆效尤。夫君……届时当如何处置?”
萧砚默然片刻,感受到姬如雪轻轻回握他的手,侧头看她:“雪儿以为呢?”
姬如雪抬眼望他,眸中清光流转,低声道:“那上饶公主如今孤儿寡母,陆姑娘亦是卷入其中,身不由己。她们……终究是无辜的。若能保全……”
萧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摇了摇头:“我也并非嗜杀之人。然棋至中盘,落子需慎。帝王之道,法度与情理皆不可废。待尘埃落定,自有公论与裁处,非凭一时喜怒。”
他沉吟了会,不再继续深言,转而道:“眼下,且看张玄陵夫妇能否将她们安然送至天师府。江北接应之事,需周密安排,务求万全,此时尚非良机。”
夜色渐深,庄舍内话语渐悄,唯有灯火摇曳,映照着院中三人相依的身影。
翌日清晨,萧砚等人在村中用过早饭后,车驾返程。
行至外郭城门口,晨曦微露,守城兵卒刚刚开启城门,往来行人尚稀。
忽见数骑自官道旁疾驰而至,当先一人正是三千院,身旁跟着上官云阙,另有一名身着粗布衣衫、面带疲惫与风尘之色的青年男子。
几人勒马停于道旁,三千院快步上前,至车驾窗前低声禀报:“陛下,此人乃吴越王钱镠长子钱元瓘,历经波折,乘海船秘抵汴京,称有天大要事,需面呈陛下。”
那布衣青年不待传唤,已踉跄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车驾前,未及开口,已是泪流满面:“罪臣……罪臣钱元瓘,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重重叩首,肩头耸动,情绪显然难以自持。
萧砚示意车驾暂停,掀帘望去,只见钱元瓘发髻散乱,衣衫下摆沾满泥点,显然一路奔波,历尽艰辛。他沉吟了下,便温言道:“不必惊慌,既来至此地,有何事,可缓缓道来。”
钱元瓘抬起头,泪痕满面,双手颤抖着高举过顶,捧着一封缄口的书信并一卷图册:
“陛下!扬州大乱,北军天威浩荡,势不可挡。臣父吴越王钱镠,深感大唐天命眷顾,陛下圣德巍巍,不敢再行悖逆之事。特命罪臣冒死北上,献上降表,并吴越全境兵力布防图!吾钱氏愿举族归顺,甘为白身,只求王师早日南下,平定江南,免万千黎庶再遭刀兵之苦!”
此言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钱元瓘的哭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女帝等女虽神色不变,眼中却皆闪过一道精光。
萧砚凝视钱元瓘片刻,目光扫过那降表与图册,并未立即命人接过。他亲自弯腰下车,伸手将跪地不起的钱元瓘扶起,缓和道:
“吴越王深明大义,顺天应人,使东南免于战火,此乃莫大功德。汝父子心存百姓,朕心甚慰。且随朕入城,详细陈情。”
钱元瓘受宠若惊,连声称谢。 ↑返回顶部↑
钟小葵早已带着锦衣卫前去安排,寻了一处家境尚可、院落整洁的农户,予足银钱,那户主和村正在惊愕之余,忙不迭的将村中最好的几间屋子收拾出来。
夜幕降临,农家小院简朴,一灯如豆。窗外蛙声渐起,与远处依稀的犬吠相和,更显乡野寂静。
萧砚负手立在院中,仰头望着刚刚显露的疏星。晚风拂过他的面颊,吹动了他未曾束冠的几缕散发。姬如雪轻步从屋内走出,手中拿着一件外袍,为他披在肩上。
姬如雪见他依旧凝望星空,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天河浅淡,星子疏落,并无甚奇特之处,却能感到他周身笼罩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静气息。
静默片刻,她才低声道:“方才鱼尚宫收到江南密报。那位上饶公主在逃亡途中受惊,于前日凌晨产下一女,幸得赵千户部下竭力护持,又有许真人精通医术,竭力救护,如今母女二人暂且平安。陆姑娘也一直守在身边,寸步不离。””
萧砚闻言,目光依旧望着星空,沉默片刻,方淡淡道:“平安就好。乱军之中,能保全性命,已属万幸。”
这时,女帝也缓步走近,她已卸去钗环,青丝松松挽起,更添几分温婉。
她听到姬如雪的话,沉吟道:“扬州乱局,扑朔迷离。竟有两个‘李星云’同时现身,一明一暗,一杀张颢揽权,一自承替身甘为人质。夫君为何让锦衣卫暂且压下此事,不公之于众?袁天罡布此迷局,究竟意欲何为?那假扮‘李星云’之人,又是何等来历?”
萧砚终于收回望向星空的目光,转过身,将女帝和姬如雪一左一右揽近身边。二女便温顺的偎依着他,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心跳和体温。
“那假李星云,乃是袁天罡早在多年前便着手培养的替身。其初衷,或许是为了在某些极端情境下保护李星云,或是作为磨砺其心性的磨刀石。但当李星云在江南被拥立称帝后,此人的存在,便更可能成了袁天罡为李星云备下的一道护身符。在必要之时,由此替身承担起称帝的因果与天下骂名,以便让真身能够金蝉脱壳,抽身而退。”
他低头看了看怀中二女,继续道:“然而,人心易变。常年活在另一个人的影子下,扮演着他人,看着本尊拥有的一切……此人心性,恐怕早已不甘永居阴影之下。他与徐温,貌合神离,各怀鬼胎。徐温需一面‘李唐’旗帜凝聚人心,假李则需徐温的势力稳固权位。然北军压境,此等苟合,不过沙上筑塔。狗急跳墙之下,李星云本人及吴王宗室,处境恐更为堪忧。”
女帝微微蹙眉:“朝中已有议论,认为宗室称帝,罪属十恶不赦之首,若江南平定,彼等皆当依律严惩,以儆效尤。夫君……届时当如何处置?”
萧砚默然片刻,感受到姬如雪轻轻回握他的手,侧头看她:“雪儿以为呢?”
姬如雪抬眼望他,眸中清光流转,低声道:“那上饶公主如今孤儿寡母,陆姑娘亦是卷入其中,身不由己。她们……终究是无辜的。若能保全……”
萧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摇了摇头:“我也并非嗜杀之人。然棋至中盘,落子需慎。帝王之道,法度与情理皆不可废。待尘埃落定,自有公论与裁处,非凭一时喜怒。”
他沉吟了会,不再继续深言,转而道:“眼下,且看张玄陵夫妇能否将她们安然送至天师府。江北接应之事,需周密安排,务求万全,此时尚非良机。”
夜色渐深,庄舍内话语渐悄,唯有灯火摇曳,映照着院中三人相依的身影。
翌日清晨,萧砚等人在村中用过早饭后,车驾返程。
行至外郭城门口,晨曦微露,守城兵卒刚刚开启城门,往来行人尚稀。
忽见数骑自官道旁疾驰而至,当先一人正是三千院,身旁跟着上官云阙,另有一名身着粗布衣衫、面带疲惫与风尘之色的青年男子。
几人勒马停于道旁,三千院快步上前,至车驾窗前低声禀报:“陛下,此人乃吴越王钱镠长子钱元瓘,历经波折,乘海船秘抵汴京,称有天大要事,需面呈陛下。”
那布衣青年不待传唤,已踉跄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车驾前,未及开口,已是泪流满面:“罪臣……罪臣钱元瓘,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重重叩首,肩头耸动,情绪显然难以自持。
萧砚示意车驾暂停,掀帘望去,只见钱元瓘发髻散乱,衣衫下摆沾满泥点,显然一路奔波,历尽艰辛。他沉吟了下,便温言道:“不必惊慌,既来至此地,有何事,可缓缓道来。”
钱元瓘抬起头,泪痕满面,双手颤抖着高举过顶,捧着一封缄口的书信并一卷图册:
“陛下!扬州大乱,北军天威浩荡,势不可挡。臣父吴越王钱镠,深感大唐天命眷顾,陛下圣德巍巍,不敢再行悖逆之事。特命罪臣冒死北上,献上降表,并吴越全境兵力布防图!吾钱氏愿举族归顺,甘为白身,只求王师早日南下,平定江南,免万千黎庶再遭刀兵之苦!”
此言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钱元瓘的哭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女帝等女虽神色不变,眼中却皆闪过一道精光。
萧砚凝视钱元瓘片刻,目光扫过那降表与图册,并未立即命人接过。他亲自弯腰下车,伸手将跪地不起的钱元瓘扶起,缓和道:
“吴越王深明大义,顺天应人,使东南免于战火,此乃莫大功德。汝父子心存百姓,朕心甚慰。且随朕入城,详细陈情。”
钱元瓘受宠若惊,连声称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