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沈清月成了广寒仙子,朝廷未来的国(7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民争利的说辞,往往是一般的书生之见,空谈仁义道德,甚至是一些伪君子。”
  楚无疆记得桑弘羊与贤良方正的辩论。
  大部分人在初步了解争论的情况下,都会觉得桑弘羊更有道理,朝廷要开支,就要收税,盐税是必要之恶。
  对比而言,儒门这些挥舞道德旗帜,喊着与民争利不好的人,更像伪君子。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娘子所言极是。”
  “桑弘羊之问,自然是有道理的。”
  “朝廷需要开支,需要财政用来供养军队,因此增加盐税,用来供应军队,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但他们避开了一个点,那就是朝廷的开支,真的都用到位了吗?”
  “若朝廷的用度没有问题,那盐税收了也就收了,问题在于没有地方可以节省了吗?”
  沈清月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了。
  历史上的汉武帝在开拓疆土,也没少奢侈消费,宫殿都建了几十个,后宫扩大到数千人,还在大规模修建陵墓等等。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是小钱,实际上这些都是大钱。
  举个例子,明朝在天寿山建陵墓,建了九个陵墓,大约费4200万两白银,每次修建陵墓,都要调动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搜罗天下的木材,石材。
  汉朝也是如此。
  例如东汉时期,对于羌人的战争,十四年费240亿,平均一年接近20亿,显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问题在于,两汉时代的后宫一年开销大约是5个亿,相当于这笔军费的四分之一,至于修建陵墓,能占贡赋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修宫殿的钱。
  这种情况下,桑弘羊大谈收盐税,是为国防建设,贤良文学都觉得有点好笑。
  只是贤良文学的水平不够,达不到黄宗羲的水平。
  否则他们应该质问桑弘羊,这些钱都用在国家上,还是给皇帝开后宫,建陵墓,修宫殿去了。
  桑弘羊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贤良文学也不可能真去质疑皇室的开支,大家很有默契地躲开了,房间里的大象。
  沈清月明白过来后,连忙说道:
  “难道夫君要砍掉一些开支?”
  “对!”
  楚无疆点头道:
  “从今天开始,朝廷尽量不从民生基础物资上征收税赋,食物,盐等等,尽量砍掉。”
  “皇宫的开支,陵墓的开支也一并砍掉。”
  “楚家不需要乱建陵墓,大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仿照灵丹税,酒税,烟草税,灵米税等等奢侈品税种上下功夫。”
  “方相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