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方相道来治国之策,世家为豺狼,衙(5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农民是多才多艺的,很多都是多面手,什么都会一点,积极努力地干活,才可能维持生计。
  如果只是名义上的税负,朝廷的税负并不算重,把所有明面上的加起来,都不算重。
  但你要把【摊派】算起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楚无疆深吸一口气道:
  “方相的意思是,若朕没有管好地方官府,衙门就会通过【摊派徭役】,将农夫剩下的东西,全部夺走。”
  “哪怕朕免除了田赋,免掉了债务,去除了租金,还是剩不下什么钱来。”
  “甚至自耕农们宁可奉献田产,给世家做佃户,也不愿意有自己的田产。”(注:可参考《卖田说》)
  当然龙州的民生有在改善,因为柳知府等人知晓楚无疆的政治理想,不敢干得太过分。
  方相点头道:
  “陛下聪慧,有些情况是这样的。”
  “但不完全如此。”
  “如果地方官员过于贪婪,那么农夫们就倾向于卖身世家,如果世家和宗门干得太过分,农夫们就会找衙门伸冤。”
  “毕竟从道理上来讲,各地衙门征收的摊派,徭役很多都是非法的。”
  “因此宗门和世家可以抗住衙门的压力,不给衙门提供这些灰色收入。”
  “衙门自然是去欺负没关系的自耕农。”
  “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最终变成贫者无立锥之地。”
  “当然世家,宗门,侵占田产,一步步蚕食自耕农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在楚无疆的前世,就有类似的案例。
  明朝著名的大臣徐阶,号称占有二十四万亩土地,其中有一半左右,就是乡亲们【投献】田产,挂靠在徐家身上,他们依靠徐家的名声,抵制衙门的摊派和杂役。
  你没有关系,想捐田产,还没这门路呢。
  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衙门的收入,同时加重了其他自耕农的负担。
  于是著名的清官海瑞,就要求徐阶退出一半田产,不要再给乡亲们挂靠,否则衙门怎么进行摊派?
  总不能逮着一只羊来薅,这会出事的。
  而自耕农一有机会,就想投靠世家大户的原因,就在于此。
  只是世家大户也不敢接受太多【投献】,避免得罪朝廷,因此保持了一批自耕农的存在。
  换句话说,朝廷与地方豪强的博弈,核心区别是大量的自耕农,不想被朝廷欺负,宁可投靠贵人,宁可缴纳地租,也不想接受朝廷非正式的摊派。
  注意,是非正式的摊派。
  朝廷的正税在理论上是比较合理的,没有哪个朝廷设计正税的时候,会把农民往死里逼。
  但摊派的税负压力,可以是无上限,并且集中到没有关系的农夫身上,让他们家破人亡。
  楚无疆终于把农村的整个逻辑链弄清楚了,忍不住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