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巨大的经济引擎(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申学是一向来都倾向于把工厂留在国内的,甭管是半导体这种高端先进产业工厂,还是代表未来的智能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等这些重要工厂,还是说威酷实业这种单纯玩组装代工的劳动密集产业工厂。
  甭管低端,还是高端,通通留在国内!
  高端留在国内是为了维持技术优势,避免技术太快扩散导致的竞争加剧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总之不管怎么说,都不可能搬走的。
  而低端产业留在国内,是因为更低的成本,同时一大群普通人也更需要这些低端就业岗位。
  而这些普通人,同时也是徐申学旗下各企业的消费者……人家普通工人也买几千块的智云手机的啊!
  就算不买智云手机,这购买威酷电子的手机也行啊……威酷电子也是徐申学的企业啊。
  甚至购买其他国产品牌的手机也行啊,这些国产品牌里绝大部分芯片,soc以及储存芯片都是清一色的智云造啊。
  真说起来,不敢说每一个,但是90%的国人,其实都是徐申学的客户……包括一大堆未成年小屁孩,孩子大了总归是要用手机的。
  只要用手机了,90%的可能都是徐申学的客户,至少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
  玩企业玩到徐申学这个程度,做事选择,更多的是一种宏观化,甚至理想化的选择了。
  并不会因为单纯的所谓成本、利润这些因素去做决策!
  部分业务成本高,利润低,我稍微卖贵点就好了嘛……反正我的机器人,虚拟设备都是垄断的,海内外消费者也没得选,全球独此一家!
  手机也半导体领域也具有极大优势,能够支撑更多的溢价。
  甚至售价上涨都不用多,稍微提升几个百分点,就足以给这些低端就业的工人们发工资了。
  对于徐申学而言,都有点像是举手之劳了……顺手的事!
  用不着为了节省那点可有可无的人力成本,跑到海外去建厂。
  徐申学看着报告又继续道:“不过另外两个地方也不错,各方面条件也挺好的,大基地先不搞,先搞个五六万人规模的中型基地过去看看情况。”
  “后续深城这边的生产基地逐步缩减后,再从这两个地方里选一个作为第七个生产基地,总不能让人家浪费大量时间陪着你们做无用功!”
  很多地方为了争取威酷实业的项目,都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
  而这三个地方还进入了决赛阶段,为了继续争取项目,彻底把威酷实业这匹肥狼给套住,他们也是舍了孩子的!
  如此庞大的前期投入,最后要是变成了无用功,那样就不好了,两个落选的地方多少要给点安慰奖。
  ——————
  威酷实业的每一轮的产能扩充,每一次的大型生产基地的地点选择,都是一场巨大的投资。
  对于威酷实业自身影响大,对智云集团也影响大。
  当然,更大的影响还是对于生产基地所在地!
  威酷实业里的生产基地分很多种,一些几千人规模,上万人规模的工厂很多,根据供应链情况,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
  但是一般被称之为大型生产基地的,也就是现在的五个大型生产基地,最少的员工规模都超过十万人,其中的莞城以及安城生产基地,更是各自超过三十万人规模。
  而且威酷实业也不仅仅是自己去的,还会带着一大票供应链企业去的。
  这些供应链企业将会围绕着威酷实业的工厂进行建设,生产,就近供货!
  这说是搞一个生产基地呢,但实际上是去搞一个产业集群……真搞起来,这些工厂都是分布在当地的各城区乃至下面的县城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