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超人类科学家项目(3 / 4)
而理论研究层面的划分,更细……比如人类最顶级,也是推动人类技术进步最为核心的学科:数学!
光是数学就有六个大分类,而进一步细分可以分成六十三个一级学科。
一个顶级科学家他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研究。
强如林安东教授,其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极限,但是其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而且还不是所有的数学领域,只是部分数学领域。
当然,对于林安东教授这种超人类科学家而言,限制他的并不是他的智商或学习能力这些东西,而是时间……
他的时间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涉及其他数学领域,更别提非数学领域了。
而对于企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整个人类发展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林安东教授,还需要大量,至少是数百上千个林安东教授!
当然,这不现实,徐申学搜刮了全国顶级人才库,也才找到这么一个林安东,而且ss级别的科研名额也没那么多!
但是搞不来成千上百个林安东教授,那么就搞一批林安东教授的缩水版啊。
而这些次一等的科学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脑综合计算系统项目里,林安东教授作为核心灵魂人物,他也只是负责算法层面上的事情,而硬件部分的工作是其他科学家负责的。
整个项目,并不是林安东教授一个人能够搞定的,他还需要数十个一流科学家进行配合,辅助,然后才能够把智脑综合计算系统给弄起来。
至于更下层的核心技术人员这些,都还没有算进去呢……如果算进去,那就是好几千人规模了!
这意味着徐申学并不能说把所有成就点,都投入到少数几个顶级科学家身上,还需要拿出来一部分成就点,兑换s级,a级,b级的这些科研名额,然后配发给常规一些的科学家,核心技术人员。
至于更低级别的c级以及d级的科研名额,这两种就非常便宜了,尤其是才十点的d级别科研名额都是大量发放的,而且还是让科研系统直接发放以及收回,徐申学都不管的。
徐申学旗下各企业里技术岗位级别从的w1-w15级别,w1-w4都是基础技术人员的级别,现在已经不发放科研名额了……人太多了,毕竟徐申学的企业也不仅仅是一个智云集团,还有其他一堆企业呢,各类技术人员是相当多的。
此外这些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能力都有限,给科研名额有点浪费了。
而达到w4级别的话,系统就会自动直接发放d级名额,到w8级别就发放c级,w10级就发放b级别。
不过到了a级别后以及更高级别的s级,徐申学就会亲自发放了……毕竟目前为止,徐申学手头上一共也才那么三十多个名额s级别名额,两百多个百个a级别名额,每一个都是需要用在顶级人才上的,不能乱搞。
至于ss级别,则是慎之又慎,从全国挑选顶级人才了。
因为徐申学现在手头上一共才4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三个被固定使用,还有一个则是按需使用,徐申学根据各项目的情况选择性使用,所以有些s级别的科学家,有时候搞一些重点项目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脑子更好使了,那就是徐申学给他临时挂上了ss级别的科研名额了。
目前徐申学手头上还有八十多万个成就点的积存,他打算存几个月后存到一百万点后,再兑换一个ss级别名额……先临时机动使用。
如果未来王德海博士证明了他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ss级别的固定使用者。
当然,这一切都还要看他自己……尤其是目前给予s级别的资源扶持后,能不能发挥出来潜力,做出来出色的成果。
只要他证明了自己,那么他才有可能成为徐申学手底下第四个固定使用ss级别名额的科学家。
而徐申学很期待!
——————
除了王德海外,其他从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里挑选出来的多名入选第四轮的十多人,徐申学也会进行专门的安排,给予他们a级别的资源扶持,固定使用a级别名额,然后再轮换使用s级别的科研名额,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如果里头再冒出来几个比较突出的人才,那么也有可能成为s级别名额的固定使用者。
敲定了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的后续处理后,徐申学又翻阅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千人英才计划的进度,整体进度还算不错……不过这些人里并没有冒出来第二个和王德海这样,一眼看过去就是天赋溢出的顶级苗子。 ↑返回顶部↑
光是数学就有六个大分类,而进一步细分可以分成六十三个一级学科。
一个顶级科学家他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研究。
强如林安东教授,其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极限,但是其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而且还不是所有的数学领域,只是部分数学领域。
当然,对于林安东教授这种超人类科学家而言,限制他的并不是他的智商或学习能力这些东西,而是时间……
他的时间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涉及其他数学领域,更别提非数学领域了。
而对于企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整个人类发展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林安东教授,还需要大量,至少是数百上千个林安东教授!
当然,这不现实,徐申学搜刮了全国顶级人才库,也才找到这么一个林安东,而且ss级别的科研名额也没那么多!
但是搞不来成千上百个林安东教授,那么就搞一批林安东教授的缩水版啊。
而这些次一等的科学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脑综合计算系统项目里,林安东教授作为核心灵魂人物,他也只是负责算法层面上的事情,而硬件部分的工作是其他科学家负责的。
整个项目,并不是林安东教授一个人能够搞定的,他还需要数十个一流科学家进行配合,辅助,然后才能够把智脑综合计算系统给弄起来。
至于更下层的核心技术人员这些,都还没有算进去呢……如果算进去,那就是好几千人规模了!
这意味着徐申学并不能说把所有成就点,都投入到少数几个顶级科学家身上,还需要拿出来一部分成就点,兑换s级,a级,b级的这些科研名额,然后配发给常规一些的科学家,核心技术人员。
至于更低级别的c级以及d级的科研名额,这两种就非常便宜了,尤其是才十点的d级别科研名额都是大量发放的,而且还是让科研系统直接发放以及收回,徐申学都不管的。
徐申学旗下各企业里技术岗位级别从的w1-w15级别,w1-w4都是基础技术人员的级别,现在已经不发放科研名额了……人太多了,毕竟徐申学的企业也不仅仅是一个智云集团,还有其他一堆企业呢,各类技术人员是相当多的。
此外这些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能力都有限,给科研名额有点浪费了。
而达到w4级别的话,系统就会自动直接发放d级名额,到w8级别就发放c级,w10级就发放b级别。
不过到了a级别后以及更高级别的s级,徐申学就会亲自发放了……毕竟目前为止,徐申学手头上一共也才那么三十多个名额s级别名额,两百多个百个a级别名额,每一个都是需要用在顶级人才上的,不能乱搞。
至于ss级别,则是慎之又慎,从全国挑选顶级人才了。
因为徐申学现在手头上一共才4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三个被固定使用,还有一个则是按需使用,徐申学根据各项目的情况选择性使用,所以有些s级别的科学家,有时候搞一些重点项目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脑子更好使了,那就是徐申学给他临时挂上了ss级别的科研名额了。
目前徐申学手头上还有八十多万个成就点的积存,他打算存几个月后存到一百万点后,再兑换一个ss级别名额……先临时机动使用。
如果未来王德海博士证明了他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ss级别的固定使用者。
当然,这一切都还要看他自己……尤其是目前给予s级别的资源扶持后,能不能发挥出来潜力,做出来出色的成果。
只要他证明了自己,那么他才有可能成为徐申学手底下第四个固定使用ss级别名额的科学家。
而徐申学很期待!
——————
除了王德海外,其他从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里挑选出来的多名入选第四轮的十多人,徐申学也会进行专门的安排,给予他们a级别的资源扶持,固定使用a级别名额,然后再轮换使用s级别的科研名额,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如果里头再冒出来几个比较突出的人才,那么也有可能成为s级别名额的固定使用者。
敲定了第一批千人英才计划的后续处理后,徐申学又翻阅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千人英才计划的进度,整体进度还算不错……不过这些人里并没有冒出来第二个和王德海这样,一眼看过去就是天赋溢出的顶级苗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