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臭棋(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有合适的人选,便先作罢吧。”
  畅快笑了好一阵的天子曹叡,宽慰了一声,又摆了摆手示意夏侯惠告退,“稚权也莫惋惜,他日朕再予你机会便是。”
  怎么能作罢呢?
  哪能还有机会呢,只争朝夕我都嫌慢了。
  “唯。”
  纵使心有万分不甘,但夏侯惠还是恭声领命,犹争辩了句,“其实,陛下,臣惠还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陛下知人善任,已然将他外放地方了。”
  “谁啊?”
  “前中书侍郎、今安平天守王基,王伯舆。”
  对于王凌舍不得放手、王朗与司马懿都征辟过,上疏劝谏过自己的王基,曹叡记忆犹新,但他有点好奇,夏侯惠与王基是怎么发生交集的。
  “王伯舆之才,庙堂公卿重臣皆不吝盛赞,朕自是也知晓的,哪需要等稚权举荐方可出任两千石?然而,朕不甚明了,稚权为何举荐他?乃是稚权先前在淮南任职时,自王凌那边听闻过他的事迹吗?”
  这祖传的疑心病是真烦人啊~
  只是提及了王基,你都能怀疑我与王凌有什么勾搭!
  “回陛下,乃臣弟义权之故。”
  心中满是无奈的夏侯惠,悉心解释道,“臣弟义权与王伯舆相善,不乏在臣当面称赞其才。臣惠心奇之下,便与之坐宴了一二次,故而知其人也。”
  原来是因夏侯和之故啊~
  曹叡恍然,宽下心来后,又觉得夏侯惠的不甘有些好笑,遂换了个恩宠,“太尉府着手屯田清查事时,弘农太守便要变更了,想必在此期间,稚权也无人可举荐。这样吧,河内太守没有兼领野王典农部,可暂不做调任,以待稚权举之罢。”
  河内太守
  扯吧,我举荐了又有什么用?
  司马懿的乡里就在河内温县呢,举荐太守过去也是白搭。
  闻言,夏侯惠心情愈发沮丧。
  但也不好再争辩,以免让曹叡觉得他不知进退,惟有起身谢恩告退。
  不过,他还没有走过线桥,脚步便猛然一顿,折返归来,笑容可掬的行礼,“陛下,臣惠想到了一人,可胜任弘农太守职。”
  “谁?”
  “孟康,孟公休。”
  对此,曹叡一时默然。
  一来,是他不想用孟康这人。
  缘由不必说,孟康是郭太后的外甥,而甄太后被赐死源于郭太后的夺宠,曹叡对郭后一系之人,心有芥蒂也是在所难免的。
  另一则是他知道,夏侯惠与孟康只有一面之缘。
  清查洛阳典农部的过程,史二事无巨细皆录书传递宫里,故而对夏侯惠做书信让孟康劝说观津侯郭表的事情,曹叡也是知道的。
  所以,夏侯惠是居于什么理由举荐孟康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