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留信(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首阳山南麓,也是文帝曹丕陵墓的所在地。
  昔日司空陈群薨后,治丧罢了的陈泰本打算扶棺归葬乡里颍川,但天子曹叡以司空乃文帝东宫之友为由,让陈泰择墓地在首阳山。
  对此,陈泰也只能依言从命。
  当然了,这不是陪陵。
  提倡节俭薄葬的文帝曹丕,预作《终制》,以身作则将陵墓选在丘墟不食的首阳山,不封不树、不建陵寝园地与神道等。严格意义上都不算是一座皇陵,故而也没有陪陵之说。
  长文公的墓地在南麓林下处,距离首阳陵约莫十余里吧。
  此地山林成荫,多苍石小清流,且因不宜耕种的关系,策马而来的夏侯惠一行,在沿途之上就没有遇到什么人。
  待至,只见三四间不大的草庐依林木次第而落,枯黄的茅草顶披上了稀疏班驳的光影,在四周繁盛的绿意存托之下,隐隐有一种古朴的味道。草庐前方的地面铺上了一层沙子,陈设着数张做工很粗糙的几案,杂苇席与支踵在其间,令几根顽强的小草寻到缝隙破土而出。
  头冠布缨、身着疏衰裳与足踏疏屦的陈泰,此时就坐在一几案前,手持书简而读。
  或许是马蹄声踏破了林静罢。
  他侧头过来,正好与十余丈外就下马步行的夏侯惠对视。
  也让夏侯惠心中倏然有些愧疚。
  以俗事来叨扰一居丧孝子的清净,自己此行是不是有些不妥?
  所谓的俗事,自然就是丁谧转述的,吴应声称石鉴昔日的刻意挑衅,乃是受了荀令君第六子、侍中荀顗的指使。
  甫一听闻,夏侯惠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除了刚归洛阳出任散骑侍郎时,曾在陈泰的城外草堂之宴上,他与荀顗见过一面之外,就再无任何交集了。两家之间也没有任何恩怨,为何荀顗竟指使石鉴来挑衅自己呢?
  但丁谧一而再的确定消息无误。
  声称他自己一开始也不敢置信的,而是在吴应以亡父吴质的名义赌咒发誓之下,这才归来转述的,夏侯惠也只好姑且信了。
  为了弄清楚缘由,百思不得其解的夏侯惠便出城来寻陈泰。
  又或者说,是他隐隐猜到了一些,但却不敢确凿,也不能贸然去寻荀顗,遂来请陈泰能否充当沟通的桥梁。
  因为年少失孤的荀顗,最早是陈群不吝盛赞才名扬京师的。
  身为外甥的陈泰与他年龄差不多,算是相伴长大,关系一直很好。
  有些事情对夏侯惠来说是难于言表的顾虑,而于陈泰而言,则不过是舅甥之间的闲谈罢了。
  “时隔半载不见,玄伯兄清瘦了些。”
  彼此见礼后,先去拜了长文公坟茔的夏侯惠,在分主次入座后,便发出了如此感慨。
  “难免之事。”
  微有动容,陈泰颔首以应,待扈从奉上清水后,又对众人拱手致歉,“居丧之人,唯以清水待客,还望稚权等莫见怪。”
  “不敢。”
  “应是我等之过,冒昧来扰玄伯兄清净了。”
  三人连忙还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