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不期(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好,义权看着办罢。”
  夏侯惠略略思索,便颔首应允,随之又对丁谧嘱咐道,“有劳彦靖给吴应带句话。就说,过往之事,便过去了。且他所求我知晓,如有合适的时机,我也会努力促成的。但改谥号之事牵扯颇广,让他耐心等待,不可前来聒噪。”
  “六兄放心。”
  “好,我翌日便去知会吴温舒。”
  丁谧与夏侯和应声,各自作别离去。
  时光如白马过隙,不知觉中,已然是初秋七月。
  也不知道是不是整个六月都没有下雨的干系,这才刚入秋,京师洛阳连续数日的午后,都要迎来了一场倾盆大雨,且是那种电闪雷鸣、乌云压城的景象。
  对于务农殖谷的人而言,是不用担心地里的庄稼将旱死了;而对喜欢外出交游坐宴的人来说,则是终日被圈在家中好生郁郁。
  夏侯惠不喜欢交游,但同样心情郁郁不欢。
  因为自家七弟夏侯和还没有与傅嘏前去拜访荀府呢,他就与荀顗不期而遇了。
  更令他寡欢的是,二人的相遇是在陈府吊唁之时。
  初秋七月丁卯(四日),才升迁为三公没多久的司徒陈矫,薨。
  陈骞去职治丧,中护军司马之职空缺,天子曹叡还会再甄选一人来给他当僚佐吗?
  若是选了,其才也如陈骞那般吗?
  夏侯惠觉得很难。
  且他自己也没有人选可举荐给天子参详的。
  唉,闹心啊~
  他与陈骞的关系,仍旧停留在同僚的情分上呢!
  也正因为心情郁郁的关系,对不期而遇的荀顗,他的表现很强势。
  “昔日城外草堂一别,我与稚权已然近十年不曾坐谈矣,甚是思渴!今不期而遇,若稚权无他事,可否移步别地叙话?”
  在吊唁结束后,夏侯惠走出陈府时,紧跟着走出来的荀顗如此发出了邀请。
  对此,夏侯惠自是不会回绝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随口一句客套,二人结伴而行,寻了个偏僻人少的酒肆而入。
  许久未见且彼此谈不上熟稔,荀顗在入座后,借着劝酒的话头,重提了早年在陈泰城外草堂那次相聚来活络气氛,尔后还不忘针对各人际遇好一阵感慨。
  那时,是陈泰设宴为将外放地方的桓嘉饯行。
  司马师、陈骞、和逌、荀顗,傅嘏为宾客;夏侯惠、夏侯和则是意外与会。
  故而,夏侯惠也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荀顗的感慨,其实是十分巧妙的在为此番坐宴的话题做铺垫。
  看看这些人现今如何就知道了。
  被浮华案禁锢仕途的司马师不必说,已然深居简出,不与人攀交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