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汉皇家军事学院!(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刻对外征战不仅会加重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引发民间的不满,还可能引发周边势力的警觉,导致新的隐患滋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武帝穷兵黩武的例子就在前面摆着。
  岂能视而不见?
  杨修听后,也意识到是自己考虑不周了,缓缓退回到原位。
  这时郭嘉向前一步,沉稳说道:“陛下,既然诸位将军在朝堂之上难有用武之处,臣建议不妨派他们前往各地坐镇。”
  “如此一来可以震慑管理地方,还能维护我大汉的安稳与太平。”其实历朝历代,天下太平之后对勋贵功臣开刀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郭嘉清楚天子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天子虽然说有时候冷酷无情,但那是在动摇了大汉根本的情况下,天子其实是一个十分顾念旧情的人。
  甄氏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当初犯下了那般大的罪过,但天子还是给予了他们悔改的机会。
  刘协听了杨修的建议,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正欲开口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却见贾诩轻轻摇了摇头。
  刘协见状,便将目光投向贾诩,询问道:“文和,你对此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贾诩整了整衣袍,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奉孝的提议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完全妥当。”
  “诸位将军性格豪爽,行事风格多以武力和果断著称,而地方治理繁杂琐碎,更需细腻与权衡。”
  “若派遣诸位将军前往各地坐镇,很可能因理念与手段的差异,与当地官员产生摩擦。”
  “长此以往,非但无法维护地方安稳,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混乱,破坏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局面。”
  当然了,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说。
  那就是拥兵自重。
  虽然吕布这些将领们对天子的忠诚度可以保证,但这种事情也不得不防。
  刘协和贾诩相处这么多年了,当然明白贾诩的心思和担忧,不禁苦笑一声。
  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
  然而就在这时,诸葛亮轻轻摇着羽扇,不疾不徐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哦?孔明有何对策?”
  刘协眼睛一亮,连忙询问道。
  还得是亮亮啊!
  诸葛亮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可效仿国子监,开办一所专门用来培养武将的学院。”
  “国子监用于培养文臣,而武将学院则可专门用来培养武将,让温公、冠军候等一众久经沙场的武将担任教官,传授实战经验与兵法韬略。”
  “如此,一来解决了武将们无职可司的困境,二来为大汉储备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为日后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听完诸葛亮的提议,所有人眼睛皆是一亮。
  而刘协更是对此拍案叫绝,大喜道:“好计策!此策甚妙!”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直接把他给点醒了。
  他怎么忘了这一茬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