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正年少(2 / 3)
读书是最轻松的事儿了,海棠的日子是让他见识广场的倾轧,他就会急不可耐地回到尚书房里老实读书了。
弘晖认可了这个办法,对着他说:“二十五叔,当差和读书不一样,当差出了差错是要罚的,你可别还没把爵位顶到脑袋上就被削成郡王啊!皇阿玛愿意教你,朕没那么多时间,这事儿要是你还不认真,你等会儿去宗人府蹲着吧。”
“你放心吧大侄儿,叔叔肯定不会被你罚的。”他觉得有差事就腰杆子硬了,和弘晖说话也气盛了起来。
随后跟海棠说:“姐,弟弟现在就去尚书房收拾东西,明儿一早就去您跟前听差。放心,弟弟能吃苦。”说完带着太监们跑后湖去了,看样子是给她额娘报喜去了。
弘晖摇头:“尚书房里面也不太平,一群小东西小小年纪都学会勾心斗角。”
海棠笑着问:“不管管?”
“不管,这点小事他们自己处理不了,将来怎么处理大事!”弘晖和海棠继续沿着前湖的岸边走,弘晖就说起邀请海棠来散步的目的:“今儿请您来也不单单是为了看这里的房舍,其实是为了十四叔家的孩子来的。”
“哦?”
“十四叔想让孙子进入尚书房,朕的意思是他家的孩子要全部送来,按照规矩,嫡出的入尚书房,庶出的入宗学,将来年纪大了再放他们去南洋。十四叔挺高兴的。”
“这不是很好吗?孩子大了,自然该这样啊!”
“但是弘明和弘春他们家里闹起来了,家里的女眷不同意孩子入宗学。”
“想一起入尚书房?”
“对。”
这不是能不能入学的事儿,这是争夺继承权的事儿。
海棠就说:“众口难调,就是全部入学,也难令她们满意。”
“是啊!”弘晖就说:“朕就说,如果全部入学,也简单,改土归流即可。效仿青海,官员是流官,所有官员必须是经过朝廷考核过有吏部文书调遣过去的,保留他们王位,税负大头上缴,小头留给他们,每年朝贡。相应朝廷治理当地,各地该有的他们也都有。”
“他们自然不愿意。”
“是啊!当时皇阿玛说过,这是十四叔家的事儿,这些年来朕一直不插手,看来他们以为朕软弱无能。所以朕打算帮几个兄弟一把,也让他们腰杆子硬一些,免得当地人觉得他们是去吃软饭的。这次南洋来朝贡的人很多,有的是愿意为咱们效劳的。回头十四叔那里您劝劝,他那人容易暴躁。”
海棠就说:“你十四叔不是你们想得没脑子,他很聪明。回头不用我说他就知道该怎么办,过几日我攒个局,你们兄弟都来,大家一起说说话。”
“那就谢姑妈操心了。”
海棠和他一起散步,忍不住感慨起来:“父母在的时候千般好,不在了,他们就知道日子有多难。你看你十四叔和你十二姑妈,谁不是为了子女老来奔波。”
弘晖叹口气,“所以说养孩子,让他们早点劳累比早点享福好得多。您看您,您就不为弟弟妹妹发愁,那是您早早地吃了苦,他们才能在您的翅膀下遮风挡雨。”
海棠不太认可,也没反驳,只是叹息一声。
这话题也确实说起来心酸伤感,弘晖就指着附近的柳树说:“您看这树要不要修剪?”
“我看着都挺好的。”
弘晖说:“听说把头给锯掉下垂的枝条更多,不如试一试。”
弘晖就是这样,他自己有主意,有时候问一声就是问一声。别说一个皇帝了,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所以海棠尽量不和他有冲突,该坚持的坚持,不该坚持的时候也别插嘴,就如这些柳树,他想修就让他修去,不关乎大局。
“皇上说的也是个办法,不如试一试。”
到了晚上,在二十五阿哥的卖力宣传下,他的哥哥姐姐们都知道他要出来当差了。
在大家的认知中,当差就是成人了,很多事都可以干了,比如不再遵守门禁,能留宿宫外。于是他开心地通知几个小哥哥,他要在这些哥哥家里每家住一天! ↑返回顶部↑
弘晖认可了这个办法,对着他说:“二十五叔,当差和读书不一样,当差出了差错是要罚的,你可别还没把爵位顶到脑袋上就被削成郡王啊!皇阿玛愿意教你,朕没那么多时间,这事儿要是你还不认真,你等会儿去宗人府蹲着吧。”
“你放心吧大侄儿,叔叔肯定不会被你罚的。”他觉得有差事就腰杆子硬了,和弘晖说话也气盛了起来。
随后跟海棠说:“姐,弟弟现在就去尚书房收拾东西,明儿一早就去您跟前听差。放心,弟弟能吃苦。”说完带着太监们跑后湖去了,看样子是给她额娘报喜去了。
弘晖摇头:“尚书房里面也不太平,一群小东西小小年纪都学会勾心斗角。”
海棠笑着问:“不管管?”
“不管,这点小事他们自己处理不了,将来怎么处理大事!”弘晖和海棠继续沿着前湖的岸边走,弘晖就说起邀请海棠来散步的目的:“今儿请您来也不单单是为了看这里的房舍,其实是为了十四叔家的孩子来的。”
“哦?”
“十四叔想让孙子进入尚书房,朕的意思是他家的孩子要全部送来,按照规矩,嫡出的入尚书房,庶出的入宗学,将来年纪大了再放他们去南洋。十四叔挺高兴的。”
“这不是很好吗?孩子大了,自然该这样啊!”
“但是弘明和弘春他们家里闹起来了,家里的女眷不同意孩子入宗学。”
“想一起入尚书房?”
“对。”
这不是能不能入学的事儿,这是争夺继承权的事儿。
海棠就说:“众口难调,就是全部入学,也难令她们满意。”
“是啊!”弘晖就说:“朕就说,如果全部入学,也简单,改土归流即可。效仿青海,官员是流官,所有官员必须是经过朝廷考核过有吏部文书调遣过去的,保留他们王位,税负大头上缴,小头留给他们,每年朝贡。相应朝廷治理当地,各地该有的他们也都有。”
“他们自然不愿意。”
“是啊!当时皇阿玛说过,这是十四叔家的事儿,这些年来朕一直不插手,看来他们以为朕软弱无能。所以朕打算帮几个兄弟一把,也让他们腰杆子硬一些,免得当地人觉得他们是去吃软饭的。这次南洋来朝贡的人很多,有的是愿意为咱们效劳的。回头十四叔那里您劝劝,他那人容易暴躁。”
海棠就说:“你十四叔不是你们想得没脑子,他很聪明。回头不用我说他就知道该怎么办,过几日我攒个局,你们兄弟都来,大家一起说说话。”
“那就谢姑妈操心了。”
海棠和他一起散步,忍不住感慨起来:“父母在的时候千般好,不在了,他们就知道日子有多难。你看你十四叔和你十二姑妈,谁不是为了子女老来奔波。”
弘晖叹口气,“所以说养孩子,让他们早点劳累比早点享福好得多。您看您,您就不为弟弟妹妹发愁,那是您早早地吃了苦,他们才能在您的翅膀下遮风挡雨。”
海棠不太认可,也没反驳,只是叹息一声。
这话题也确实说起来心酸伤感,弘晖就指着附近的柳树说:“您看这树要不要修剪?”
“我看着都挺好的。”
弘晖说:“听说把头给锯掉下垂的枝条更多,不如试一试。”
弘晖就是这样,他自己有主意,有时候问一声就是问一声。别说一个皇帝了,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所以海棠尽量不和他有冲突,该坚持的坚持,不该坚持的时候也别插嘴,就如这些柳树,他想修就让他修去,不关乎大局。
“皇上说的也是个办法,不如试一试。”
到了晚上,在二十五阿哥的卖力宣传下,他的哥哥姐姐们都知道他要出来当差了。
在大家的认知中,当差就是成人了,很多事都可以干了,比如不再遵守门禁,能留宿宫外。于是他开心地通知几个小哥哥,他要在这些哥哥家里每家住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