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属于“冯氏喜剧”的时代,彻底落幕(2 / 5)
冯小钢现在就是输急了眼,想靠指责院线转移注意力,而那些中小院线刚好借坡下驴,想把水搅浑。”
参加视频会议的其他成员听完,瞬间恍然大悟。
陈飞直接拍板道:“不用理会这些噪音,我们按正常流程走,把排片数据和调整依据公开透明化,让观众自己判断。
至于冯小钢那边,他要是还想闹,我们也奉陪到底,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其他电影的正常宣发……”
而就在陈飞部署应对策略时,网上的讨论还在升级。
甚至有媒体开始深挖龙翔院线的排片机制。
这场由冯小钢点燃的“排片大战”,俨然成了2024年元旦档最热闹的“附加戏”!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排片之争”,没等发酵多久就迎来了结局。
第二天上午,龙翔院线直接在官方账号发布长文,将智能排片系统的运行规则、近三天所有上映影片的实时数据,全部公之于众。
从观众购票转化率、影厅上座率,到不同时段的场次需求、退票率,每一项数据都清晰可查,甚至附上了系统自动生成的排片调整记录。
数据显示,《非诚勿扰3》首日上映时,龙翔院线给其分配了12%的初始排片,与《潜行》的15%、《年会不能停!》的18%差距并不大。
但上映两小时后,该片的上座率仅为8%,远低于《年会不能停!》的35%和《潜行》的22%。
更关键的是,观众退票率高达15%!不少场次甚至出现“半场空座”的情况。
按照智能排片系统“根据上座率动态调整场次”的规则,系统才自动将其排片占比下调至5%。
而同期上座率持续攀升的《年会不能停!》,排片占比则顺势提升至25%。
长文中明确写道:“我们的排片只看数据,不看导演名气,更不搞特殊对待。
《非诚勿扰3》的排片下滑,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非所谓的‘歧视’。
若影片质量过硬、观众认可度高,系统自然会增加排片,这一点在《孤注一掷》《年会不能停!》《三大队》身上已有验证。
这两部影片初期排片均不足10%,正是靠高上座率和低退票率,才逐步获得更高排片份额。”
一组组冰冷的数据,直接戳破了冯小钢的“歧视论”。
原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他,瞬间陷入了尴尬境地。
之前炮轰龙翔院线时有多激动,现在面对铁证就有多狼狈。
他那些“被垄断打压”、“不给机会”的控诉,在数据面前更是彻底成了笑话!
分明是自己的电影质量不过关,留不住观众,却把责任推给院线,这种“甩锅”行为,彻底暴露了他的底气不足。
而就在冯小钢沉默之际,龙翔院线负责人霍启钢接受了媒体采访,一番话更是把“嘲讽”拉满:
“冯导说我们歧视他的电影?可数据却不会说谎,当初《非诚勿扰1》《2》上映时,泛亚院线也是重点排片,那时候怎么没说歧视?现在电影没人看,就怪院线不给排片,这逻辑说不通吧?
况且,我们的智能系统可不认什么‘导演资历’,只认‘观众喜好’。
要是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坐满影厅,就算是新人导演的作品,我们也愿意给黄金场次。
但要是电影本身不行,就算是名导拍的,观众也不买账,总不能让我们放着能赚钱的场次不排,硬给没人看的电影留位置吧?
冯导与其在这指责院线,不如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为什么现在的观众不爱看他的电影了。” ↑返回顶部↑
参加视频会议的其他成员听完,瞬间恍然大悟。
陈飞直接拍板道:“不用理会这些噪音,我们按正常流程走,把排片数据和调整依据公开透明化,让观众自己判断。
至于冯小钢那边,他要是还想闹,我们也奉陪到底,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其他电影的正常宣发……”
而就在陈飞部署应对策略时,网上的讨论还在升级。
甚至有媒体开始深挖龙翔院线的排片机制。
这场由冯小钢点燃的“排片大战”,俨然成了2024年元旦档最热闹的“附加戏”!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排片之争”,没等发酵多久就迎来了结局。
第二天上午,龙翔院线直接在官方账号发布长文,将智能排片系统的运行规则、近三天所有上映影片的实时数据,全部公之于众。
从观众购票转化率、影厅上座率,到不同时段的场次需求、退票率,每一项数据都清晰可查,甚至附上了系统自动生成的排片调整记录。
数据显示,《非诚勿扰3》首日上映时,龙翔院线给其分配了12%的初始排片,与《潜行》的15%、《年会不能停!》的18%差距并不大。
但上映两小时后,该片的上座率仅为8%,远低于《年会不能停!》的35%和《潜行》的22%。
更关键的是,观众退票率高达15%!不少场次甚至出现“半场空座”的情况。
按照智能排片系统“根据上座率动态调整场次”的规则,系统才自动将其排片占比下调至5%。
而同期上座率持续攀升的《年会不能停!》,排片占比则顺势提升至25%。
长文中明确写道:“我们的排片只看数据,不看导演名气,更不搞特殊对待。
《非诚勿扰3》的排片下滑,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非所谓的‘歧视’。
若影片质量过硬、观众认可度高,系统自然会增加排片,这一点在《孤注一掷》《年会不能停!》《三大队》身上已有验证。
这两部影片初期排片均不足10%,正是靠高上座率和低退票率,才逐步获得更高排片份额。”
一组组冰冷的数据,直接戳破了冯小钢的“歧视论”。
原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他,瞬间陷入了尴尬境地。
之前炮轰龙翔院线时有多激动,现在面对铁证就有多狼狈。
他那些“被垄断打压”、“不给机会”的控诉,在数据面前更是彻底成了笑话!
分明是自己的电影质量不过关,留不住观众,却把责任推给院线,这种“甩锅”行为,彻底暴露了他的底气不足。
而就在冯小钢沉默之际,龙翔院线负责人霍启钢接受了媒体采访,一番话更是把“嘲讽”拉满:
“冯导说我们歧视他的电影?可数据却不会说谎,当初《非诚勿扰1》《2》上映时,泛亚院线也是重点排片,那时候怎么没说歧视?现在电影没人看,就怪院线不给排片,这逻辑说不通吧?
况且,我们的智能系统可不认什么‘导演资历’,只认‘观众喜好’。
要是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坐满影厅,就算是新人导演的作品,我们也愿意给黄金场次。
但要是电影本身不行,就算是名导拍的,观众也不买账,总不能让我们放着能赚钱的场次不排,硬给没人看的电影留位置吧?
冯导与其在这指责院线,不如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为什么现在的观众不爱看他的电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