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派出法庭二(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中一个重复了一遍姜海蓝所说的案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这听起来,似乎是……”
  他还在琢磨措辞,另一个人直接说道,“她不是说了吗,修路。”
  “也不只是修路吧,”一个官员猜测道,“建设、施工,修桥、铺路、造房子,这些应该都可以算作建设工程施工?”
  “可是,乡里边修路,为什么要找……公司,找这个原告来修?”有个官员提出了疑问。
  这不该是县里或者乡里的事,由当地官府来负责,召集百姓来修?
  怎么如今在这里打官司的,是一个公司和一个百姓?
  一个官员想了想,道,“听姜海蓝的意思,这个公司‘承包’了乡里的修路‘工程’,但是公司又把其中一部分‘承包’给了‘原告’?”
  “后来,他们把路修好了,公司没有把原告修路应得的款项拿给原告,所以原告找了姜海蓝来起诉?”一个官员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听起来应该是这么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官员皱起眉头,他看着同僚们,“修路,为什么要给他们钱?”
  这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吗?
  一室的官员面面相觑。
  就算是想明白了,认知上的偏差还是让他们不能理解、无法接受这件事。
  是了,至今为止,大家对天幕上那个世界的了解实在是有限。
  他们知道那个国家有钱,否则也不会修建出那样的城市和道路。
  也不会搞出九年义务教育和免费午餐——户部表示听着就心惊肉跳。
  但没想到,那个国家的赋税制度,也要颠覆他们的认知。
  百姓修路,要给钱?
  那些高速公路,那些横跨江面的桥,那些贯穿一座山的隧道,那些连通各个村子的路……
  都是要给修路的百姓钱的???
  其他世界在观看天幕的人们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怎么可能!”
  徭役制度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百姓的头上。
  千百年皆是如此。
  多少人死于非命,多少人重伤重病,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古人自然是无法理解今人。
  就如同今人也无法理解古人,所以某乎才会有“给古代服徭役的人只提供白粥榨菜,他们会不会反抗”、“给古代服徭役的人提供肯德基,他们会反抗吗”这样的问题。
  莫说是古人会觉得可笑,今人也会觉得问出这种问题实在是天真。
  国人真正能够吃饱饭,也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怎么就问出这般“何不食肉糜”的问题来?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