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走《傅雷家书》的老路?(4 / 4)
那会儿楼適夷从事地下工作,经常去傅雷家躲难。
因此,楼適夷特地从京城赶到了上海。
这时候,去国二十多年的傅聪,也从海外归来。
此时,楼適夷见到的傅聪,已经从一个风华正茂、稚气未脱的青年变成了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中年人,时隔二十多年之后见到故人之子,楼適夷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楼適夷参加完了傅雷和他夫人的骨灰安葬仪式,回往京城,不料,傅聪恰巧也乘坐同一趟航班前去京城,於是两人途中相对敘旧。
傅聪简单地谈了二十多年来在海外个人哀乐的经歷,和今天重回中国的心態,自然,两人也谈到了傅雷夫妇。
楼適夷知道,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但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生前从未收集成册,他觉得,今后不应任其散失,要设法收集、整理、编订起来,印行出版,这也是一份宝贵財富。
两人在谈话中说到了多少年来,傅雷给傅聪所写的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
傅聪告诉楼適夷,那些信现在都好好地保存著。
对於这些信件,楼適夷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有一年的春末,他得到假期,去南方旅行,路经上海,被留宿在傅雷的家里,两人联床夜话,傅雷对他谈到了正在海外学习的儿子傅聪,並找出他寄来的家信给楼適夷看,同时也把自己已经写好,还未发出的一封长篇復书,叫楼適夷一读。
楼適夷所见的只是几封信,但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因此,在飞机上得知傅聪保留著这些书信之后,身为作家和出版人的楼適夷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些书信的价值,然后便向范用做了推荐。
很快,范用到去京城傅敏的住处找到他,傅敏当时还住在学校,不知道范用是个什么人物,但是一听他说想把这些书信拿去出版,就很高兴。
呃,这里要特別说一下,范用的地位並不低,因为在傅敏的回忆当中,范用去找他的时候,是坐著小汽车去的。
也因此,傅敏知道了范用不是简单角色,以后就是傅敏自己去找范用,不敢再让范用登门了。
后来也是范用极力主张了《傅雷家书》的出版,当时有人觉得傅聪身份有问题,范用就说傅聪都在京城演出了,还有什么问题。
最后终於促成《傅雷家书》出版,而一出版,就创下了出版奇蹟,销售量以百万计,一直到后世很多年以后,仍保持3年10万册的销量速度。
对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哪怕是付敏,在图书出版、发行之前,也完全没有想到,它会有那么大的发行量,產生那么大的影响,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只是觉得,这些书信写的很感人。
“我们都读过了您的《小王子》。”
范用坐下来和江弦聊起小说,“写的真好,我真想不到,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能写的这样深刻!这样让人感动!”
“您客气了。”江弦习惯性自谦一句。
“嗯我也不知道您是怎样创作出这么一部小说的,不知道您怎么会有这样丰富的想像力。”
范用铺垫几句,取出那册《知音》,“不过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文章,我觉得是有必要拿给您看看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因此,楼適夷特地从京城赶到了上海。
这时候,去国二十多年的傅聪,也从海外归来。
此时,楼適夷见到的傅聪,已经从一个风华正茂、稚气未脱的青年变成了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中年人,时隔二十多年之后见到故人之子,楼適夷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楼適夷参加完了傅雷和他夫人的骨灰安葬仪式,回往京城,不料,傅聪恰巧也乘坐同一趟航班前去京城,於是两人途中相对敘旧。
傅聪简单地谈了二十多年来在海外个人哀乐的经歷,和今天重回中国的心態,自然,两人也谈到了傅雷夫妇。
楼適夷知道,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但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生前从未收集成册,他觉得,今后不应任其散失,要设法收集、整理、编订起来,印行出版,这也是一份宝贵財富。
两人在谈话中说到了多少年来,傅雷给傅聪所写的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
傅聪告诉楼適夷,那些信现在都好好地保存著。
对於这些信件,楼適夷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有一年的春末,他得到假期,去南方旅行,路经上海,被留宿在傅雷的家里,两人联床夜话,傅雷对他谈到了正在海外学习的儿子傅聪,並找出他寄来的家信给楼適夷看,同时也把自己已经写好,还未发出的一封长篇復书,叫楼適夷一读。
楼適夷所见的只是几封信,但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因此,在飞机上得知傅聪保留著这些书信之后,身为作家和出版人的楼適夷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些书信的价值,然后便向范用做了推荐。
很快,范用到去京城傅敏的住处找到他,傅敏当时还住在学校,不知道范用是个什么人物,但是一听他说想把这些书信拿去出版,就很高兴。
呃,这里要特別说一下,范用的地位並不低,因为在傅敏的回忆当中,范用去找他的时候,是坐著小汽车去的。
也因此,傅敏知道了范用不是简单角色,以后就是傅敏自己去找范用,不敢再让范用登门了。
后来也是范用极力主张了《傅雷家书》的出版,当时有人觉得傅聪身份有问题,范用就说傅聪都在京城演出了,还有什么问题。
最后终於促成《傅雷家书》出版,而一出版,就创下了出版奇蹟,销售量以百万计,一直到后世很多年以后,仍保持3年10万册的销量速度。
对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哪怕是付敏,在图书出版、发行之前,也完全没有想到,它会有那么大的发行量,產生那么大的影响,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只是觉得,这些书信写的很感人。
“我们都读过了您的《小王子》。”
范用坐下来和江弦聊起小说,“写的真好,我真想不到,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能写的这样深刻!这样让人感动!”
“您客气了。”江弦习惯性自谦一句。
“嗯我也不知道您是怎样创作出这么一部小说的,不知道您怎么会有这样丰富的想像力。”
范用铺垫几句,取出那册《知音》,“不过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文章,我觉得是有必要拿给您看看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