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失意者联盟”(2 / 4)
拍《少林寺》是3年前的事情,加上这份5年的协议,加在一块儿就是8年,可以说从《少林寺》爆火开始之后的8年时间里,李连戒始终处于一个“傀儡木偶”一样的阶段,过着“被支配”的人生。
至于他的电影,因为始终跳不出少林弟子的角色,所以越发走向下坡。
当初让人眼前一亮的少林小子,在8年被支配的时间里逐渐寂寂无名。
去年合约完成,单位看李连戒已经陷入了事业的低谷,感觉从他身上已经敲不出一点油水,干脆就把李连戒给放了,给了他自由身。
加上李连戒在银都拍的《中华英雄》被银都雪藏了,当时银都机构瞄上了国内市场,学着嘉禾电影和成龙的路子,找来了李连戒当导演,让他拍了一部《中华英雄》。
李连戒拍的相当拼命,甚至因为拳击戏摔断鼻梁导致永久性伤疤,此后每一部电影里都能看到他鼻子上的伤口。
但是银都觉得这电影设计缺少喜剧部分,观众会不买账,他们觉得要是想让观众喜欢看,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剧情和动作场面,还要有些喜剧元素调节气氛,让大家更投入享受电影的世界,建议李连戒在电影里加一些适当的喜剧环节,提高吸引力和票房。
所以就雪藏起来了,从此见不到阳光。
李连戒就和银都闹了别扭。
正好协议结束,他就从银都退场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这会儿正在美国开拳馆教课。
而在江弦的计划里,要在如今的香港称霸,李连戒绝对是少不了的一环。
俗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巴拉巴拉的吃苦,在李连戒这儿,这小子该吃的苦、受的罪、遭受的白眼基本上全都经历过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即将步入巅峰期的李连戒!
而且这会儿的李连戒人嫌狗弃基本上就是个十八线小演员,要拉拢他实在太容易了。
当时还是罗维给了他一部戏的机会。
罗维这个人,拍电影才气有限,但是运气出奇地好。
当年李小龙被嘉禾从美国请回拍戏,一开始并未受到特别重视,《唐山大兄》投资不高,只在泰国拍摄,导演吴家骧名气一般,也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拍到一半觉得难以为继,于是罗维中途救场,结果票房超过300万,刷新香港纪录。
罗维就飘了,觉得自己拍好了这部电影,开始以“成就李小龙”的恩师自居。
李小龙直接气笑了,你是哪根葱啊?
看罗维这么膨胀,李小龙不仅丝毫不给这货面子,还直接拿刀差点儿给罗维剁了,罗维被吓的赶紧报警,这事儿就成了香港媒体宣扬一时的“李罗殴斗事件”。
事实证明呢,李小龙能火和罗维似乎也没太大关系,因为后面李小龙自己拍的《猛龙过江》更加成功。
后面罗维离开嘉禾自立门户,想着自己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于是签了已经去澳洲准备转行做厨师的陈元龙,替他改名“成龙”。
首部戏《新精武门》,重亮当年招牌,失败!
再拍《少林木人巷》,玩最流行的少林功夫题材,又失败!
三拍《剑花烟雨江南》,搞最热门的古龙武侠,还是失败!
偏偏把成龙借给别人,拍了两部《蛇形刁手》、《醉拳》,全部大获成功!
这到底是成龙不行,还是罗维不行,答案显而易见。
后面成龙也跟罗维闹掰了。
因为罗维跟演员签长约给的报酬很低,电影利润和片酬的大头都进了自己腰包,成龙每部戏只有几万块,每月固定薪水也就3000块。
这时候嘉禾说我给你一百万的定金,成龙想都不想就赶紧跑路了。 ↑返回顶部↑
至于他的电影,因为始终跳不出少林弟子的角色,所以越发走向下坡。
当初让人眼前一亮的少林小子,在8年被支配的时间里逐渐寂寂无名。
去年合约完成,单位看李连戒已经陷入了事业的低谷,感觉从他身上已经敲不出一点油水,干脆就把李连戒给放了,给了他自由身。
加上李连戒在银都拍的《中华英雄》被银都雪藏了,当时银都机构瞄上了国内市场,学着嘉禾电影和成龙的路子,找来了李连戒当导演,让他拍了一部《中华英雄》。
李连戒拍的相当拼命,甚至因为拳击戏摔断鼻梁导致永久性伤疤,此后每一部电影里都能看到他鼻子上的伤口。
但是银都觉得这电影设计缺少喜剧部分,观众会不买账,他们觉得要是想让观众喜欢看,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剧情和动作场面,还要有些喜剧元素调节气氛,让大家更投入享受电影的世界,建议李连戒在电影里加一些适当的喜剧环节,提高吸引力和票房。
所以就雪藏起来了,从此见不到阳光。
李连戒就和银都闹了别扭。
正好协议结束,他就从银都退场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这会儿正在美国开拳馆教课。
而在江弦的计划里,要在如今的香港称霸,李连戒绝对是少不了的一环。
俗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巴拉巴拉的吃苦,在李连戒这儿,这小子该吃的苦、受的罪、遭受的白眼基本上全都经历过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即将步入巅峰期的李连戒!
而且这会儿的李连戒人嫌狗弃基本上就是个十八线小演员,要拉拢他实在太容易了。
当时还是罗维给了他一部戏的机会。
罗维这个人,拍电影才气有限,但是运气出奇地好。
当年李小龙被嘉禾从美国请回拍戏,一开始并未受到特别重视,《唐山大兄》投资不高,只在泰国拍摄,导演吴家骧名气一般,也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拍到一半觉得难以为继,于是罗维中途救场,结果票房超过300万,刷新香港纪录。
罗维就飘了,觉得自己拍好了这部电影,开始以“成就李小龙”的恩师自居。
李小龙直接气笑了,你是哪根葱啊?
看罗维这么膨胀,李小龙不仅丝毫不给这货面子,还直接拿刀差点儿给罗维剁了,罗维被吓的赶紧报警,这事儿就成了香港媒体宣扬一时的“李罗殴斗事件”。
事实证明呢,李小龙能火和罗维似乎也没太大关系,因为后面李小龙自己拍的《猛龙过江》更加成功。
后面罗维离开嘉禾自立门户,想着自己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于是签了已经去澳洲准备转行做厨师的陈元龙,替他改名“成龙”。
首部戏《新精武门》,重亮当年招牌,失败!
再拍《少林木人巷》,玩最流行的少林功夫题材,又失败!
三拍《剑花烟雨江南》,搞最热门的古龙武侠,还是失败!
偏偏把成龙借给别人,拍了两部《蛇形刁手》、《醉拳》,全部大获成功!
这到底是成龙不行,还是罗维不行,答案显而易见。
后面成龙也跟罗维闹掰了。
因为罗维跟演员签长约给的报酬很低,电影利润和片酬的大头都进了自己腰包,成龙每部戏只有几万块,每月固定薪水也就3000块。
这时候嘉禾说我给你一百万的定金,成龙想都不想就赶紧跑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