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辽西走廊(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军的这场进攻,几乎把整个秦皇岛一线的防御都打穿了……由此葫芦岛营口等地的防御压力,因为周边的陷落而变得骤然加大:
  一旦从秦皇岛登陆的日军,从铁路直接北上,将会接连威胁葫芦岛,乃至锦州。
  而且葫芦岛如若顶不住,全部的海陆压力将给到营口和锦州,真到那时整个奉天又会被日军攻破。
  身在奉天主理工作的姜兰轩,立刻派出部队前往增援——
  可姜诚心里很清楚,这一仗非比寻常,因为吉军的大半优势,恐怕都发挥不出来。
  历史上,辽西走廊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比如明末的宁远之战、松锦之战,到后来三大战役的首战辽沈战役,都是围绕这条联接东北和华北的狭长通道开展的。
  这些战役中,防守方通常利用走廊的狭窄地形设置防御工事,如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要塞。
  狭窄地形限制了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尤其是骑兵和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适合进行防御战和阻击战。
  山地和海岸线可以作为天然屏障,而中间的通道适合设置关隘和要塞,形成易守难攻的态势。
  另外,历史上多次战役显示,控制关键据点如山海关、锦州可以有效阻断敌军进出东北和华北,因此走廊适合进行持久战和消耗战,利用地形优势进行节节抵抗。
  要命的是,这次打防御战的恐怕是小日本子,而前往进攻的是他们。
  一旦小鬼子在辽西走廊建立山海关、宁远、锦州三大据点,形成防御体系,利用狭窄通道限制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也会加大炮阵的布置和进攻难度。
  再加上辽东湾现下都是日舰,鬼子作为防御方必然会利用狭窄地形和山海夹峙特征,使其成为天然的“战争漏斗”……
  “一旦我们企图辽西走廊增援,鬼子肯定会构建多层次防线,将我们拖入消耗——”
  姜诚双手撑在沙盘边上,死死盯着从渤海湾到辽东湾,以及整个辽西走廊到锦州的阵势。
  孙正楠的表情也是沉重:“联合舰队这次是倾巢而出,再加上朝鲜师的侦察兵汇报……大田和釜山的日军,也开始集结,恐怕目标是新义州。”
  一旦日军成功突破朝师的防线,过了新义州就是丹东……
  姜诚的拳头一点点握紧了:和倭国本体太近,再加上朝鲜半岛这个“跳板”,东北的压力太大了。
  “通知下去,整个辽西走廊附近全部回撤至锦州附近——军团向廊坊附近集结!”
  …………
  大雪封山夜,一乘单骑在塔山狂奔,戴着狐皮帽子的男人飞奔进匪寨。
  “二当家的回来了!”
  城寨上面举着冲锋枪的匪大叫一声,紧接着那汉子下马顶着一身雪冲进堂子。
  “大哥,四弟!小鬼子奔着塔山来了,看这阵仗,仿佛是要准备埋伏。”
  男人名叫杨骁,是塔山长刀山寨的二当家的——三月的天气本已有些回暖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又将塔山还未化冻的道路冻结。绵延将近两百公里的辽西走廊,西边是西边是燕山山脉和松岭山,塔山的密林深处有座匪盗聚集的寨子。
  “他妈的小日本子,又跑咱东北祸祸来了!”
  大当家的徐景斌摔碎酒碗,恶狠狠地瞪着杨骁说着,“弟兄们先前就是从锦州周边逃出来的,家人田产都让鬼子害完了,现在他们居然往这儿来了。”
  假设姜诚在这里的话,必然会认出面前的大当家。
  这徐景斌正是当年东北讲武堂他的同窗……因为家里没什么过命的关系,毕业后想找个落脚处也没,本想北上去投奔姜诚,可身在锦州的母亲突然一病不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