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合作共赢(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卡博特没有任重这样的远见,但是东大一再创造的奇迹,却让他忍不住对于东大莫名有些信心。
  “方教授,我们非常有诚意同东大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合作,对于光学镜头,不管是在哪个领域的应用,我们都持有开放合作的态度,如果方教授没有意见,我们蔡司方面愿意签署同东大全方位合作协议。”卡博特表态道。
  虽然说现在还没有看到多少实际的东西,但是现在有搭上东大的机会,卡博特是怎么也不会错失。
  毕竟东大过去几年创造的奇迹太多了,电子产品也好,电脑也好,这些在产品出来前,谁能想到会创造那么大的市场出来。
  现在的东大在相机产品市场既然有了这么大的信心,那么搭车上去绝不会亏,反正他们没有多少可失去的东西,顶多是会教会一些东大在普通镜头方面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虽然说东大方面没有全面掌握,但是也不会什么基础都没有,毕竟过去的几年东大的光学进展也有目共睹,甚至开发出来红外镜头这样非常现代化的技术。
  光学镜头这个方面,东大只是基础差一些而已。对于卡博特的表态,方教授点了点头,现在做到这一步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大家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再磨合吧。
  想要一步到位将这家顶尖光学企业的技术拿到手那是不太现实的。
  谈判在接下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价格方面,蔡司公司也表现出来了灵活性,他们同意将会按照实际生产产品加50%毛利的方式对于光刻机的光学物镜系统进行后续报价。
  现在先按照东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的规格要求全力对这款光学物镜系统进行研发。
  有了这个世界顶尖光学企业的帮助,东大的光学工程师派出一个小组在蔡司总部同他们紧密进行合作,全力攻克2微米光刻机光学物镜系统的技术难点。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攻关后,终于开发出来第一代2微米的光学物镜系统,经过安装在东大的l-50系统上进行试验后,很快就达成了2微米光刻的稳定生产。
  这样新一代的2微米l-100光刻机就大功告成了。
  对于这套新的光学物镜系统,蔡司方面经过了全方位的成本测试,同东大方面讨价还价确认了6万美元的价格,对于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报价。
  这就为l-100光刻机的大规模量产创造了条件。
  另外一方面,新一代1微米的光学物镜系统重新开始研发,下一代的l-200光刻机要达到1微米的更精妙的加工尺度,对应东大芯片研究来说,这是为下一代80386芯片的生产配套的。
  别看只是提升了1微米的水平,但是这套新系统的技术难度比起2微米来说,难度增加太多了,蔡司方面现在都不敢确认要多久才能开发出来如此苛刻的新要求物镜系统。
  2微米的物镜系统蔡司方面也是竭尽全力了几个月才克服难关完成整套系统的生产。
  现在还要进一步提升,哪怕是蔡司顶尖的大师傅都有些头大了。
  如果是对于光学物镜系统,是从技术的极致方面出发研究,是不断突破光学的极限。
  但是对于傻瓜相机镜头的开发上面,大家攻克的方向又不一样了,这次面向大众产品,他们需要克服成本和性能的不可调和问题。
  按照东大对于新一代相机(现在研发代号命名为polid)定价是300美刀,但是这部相机要实现诸多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功能。
  可以简单更换胶卷,自动曝光,自动对焦,将消费者从摄影专家水平降低到只需要对着画面按下按钮就能拍摄的无门槛摄影。
  可以说在任重为黎明光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这款相机的相关资料,甚至还提供了一部相机实体进行仿制的之前,亮剑世界东大这些研究者没有一个人对于这些有什么概念和头绪。
  但是有了任重的作弊功能,他们对于这款新产品的最基本原理部分,可以直接通过看资料就理解了。
  相关的产品原型也有,这样研发进程相对来说也没有太多技术的门槛不可逾越,虽然有些技术实现起来也确实不容易,需要这些技术人员投入进去研究好几个月才有进展。
  但是相对来说,大家研究的方向非常的明确,一步步按照这些明确的功能研究,这样的研究比起完全不知道结果的瞎子摸象强太多了,所以在这个研究的进展方面,也比主世界原来时空的研究要快不少。
  在镜头方面,由于把蔡司拉了进来,对于这款相机的成像质量来说,现在就有了更好的保障,不过蔡司的东西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在成本方面,现在比起这款产品的价格定位来说占比太高。
  没有办法直接使用现有的镜头为这款相机进行配套。
  所以在镜头这方面,现在也需要为相机单独定制一款物美价廉的镜头,不仅仅是一个常规定焦镜头,接下来还要想办法为这款傻瓜相机多一些定制化的选择,比如开发一些可以变焦的镜头出来,增强这款傻瓜相机的扩展性,使其可以在更换了镜头后,具有更强的拍照能力,同一些专业相机的性能可以无限接近。
  在某种程度上,配置了合适的更好镜头后,polid相机的能力就可以媲美真正的专业相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