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机不可失(2 / 3)
其中,葡萄牙人最终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在伏击了他们的雇主阿拉干王朝的王储所率舰队之后,沙廉港就此落入葡萄牙人手中。
葡萄牙人依托这个据点,几乎把阿拉干王朝的海军打没了。要不然,阿那毕隆也没那么容易重新整合缅甸、让东吁王朝重新稳定下来,而且征服了兰纳。
但葡萄牙人把阿拉干王朝这个东吁王朝西南面的强敌削弱之后,东吁王朝终于腾出手来。三年多以前,阿那毕隆亲率大军十万余,把沙廉围得水泄不通,只剩靠海的一面有个口子。
然而葡萄牙人在沙廉的统帅者其实就是个冒险家,他仍然处于开拓初期,如果不能站稳脚跟就会一无所有——葡萄牙的重心仍然是印度果阿和马六甲,而非缅甸。
三个月后,沙廉港城被攻破,那葡萄牙人头目被一根木桩刺穿,受尽折磨才死去。除了有些人坐船逃离之外,还有四百多葡萄牙兵卒被俘虏。
这些人由于精通火器,因此被编成了一个专门的炮兵队圈养起来。
大明要对外滇动手,但必须考虑东吁已经拥有的热武器实力。
“臣以为,陛下不必过虑。”孙承宗说道,“外滇火器本就逊色于西洋火器,那就更比不上大明火器。此战为瑞郡王、黔国公及云贵土司、外滇诸宣尉司立身之战,打的就是稳步推进。一旱一雨,那阿那毕隆若要反攻,火器兵必定会上阵。既有葡萄牙降将,两边都派着。到时候阵前喊话倒戈,不论成与不成,阿那毕隆必不敢冒这奇险。”
朱常洛点了点头:“箭在弦上,那就照此办吧。”
在外滇打仗,必须考虑气候。每年的农历十月开始到次年四月左右,是旱季。若是雨季,对于行军作战是个灾难,尤其不利于热兵器发挥。
就算外滇的军队想发挥自己更适宜当地气候和地形的优势,那也是在不适应作战的季节反攻。
与此同时,还要南北两线推进、分割。
因为外滇南北走向的大河着实利于大明海上力量的深入牵制。
控制了沙廉港周边一带之后,就控制了外滇两条最重要河流的出海口。
在大明构想的虚疆之中,新港是南洋的核心,而沙廉才是西南面真正的前哨边疆。
东洋的大战仍需准备,但南洋两件打头办的事,重建新港宣尉司已经在日程上,外滇之战则立刻要正式开始。
过去,大明面对外滇总是守,三宣六尉早已是虚设。
如今大明终于要反攻了。
枢密院需要先围绕外滇之战运转,东洋大计则是沈有容来专门运作。
“东瀛之战后,你为伏波公,永镇台元。”朱常洛当头就是这么一句话,“此岛极为重要,将来与对马岛一南一北,是大明约束东瀛诸藩及琉球、吕宋之前哨。”
“臣只知为国尽忠,报效皇恩!”
“都一样。”朱常洛笑着点头,随后又严肃地说道,“海战名将难得。你万勿亲历险境,培养更多海战将领,尤为重要!”
沈有容对如今仍被称作台元的那个岛并不陌生,大明并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澎湖巡检司了,台元的开发和镇守要提上日程。
朱常洛对他更新了最新的进展:田乐已经启程前往朝鲜,北疆各部会派出仆从骑兵,京营和前军都督府已经在做准备,辽东、辽西二镇早就盼着再有战事。
“眼下缺的是战舰。北洋舰队要负责北面方向,东洋舰队还在组建。”朱常洛看着他,“南洋舰队还要负责新港宣尉司和外滇之战,以你对南都造船厂的了解,那边再加上大沽、宁波、泉州三大海船厂,东洋舰队多久可以成军?”
沈有容立刻回答:“两年!最多两年!”
“两年?”朱常洛皱起眉。
“若要像南洋舰队一般,当然得好些年。但臣只要镇洋级三艘、威远级五艘,再配上哨舰、洋行商船,便可成军!”沈有容如今有着十足信心,“两年之内若能有十舰,臣便可先攻下那萨摩大隅,随后大军可乘商船自琉球源源而至!”
朱常洛略有迟疑,而后说道:“朕跟你说过的蒸汽轮船,现在有条件了。若要稳妥一些,朕是想着要试制这蒸汽轮船的。”
“陛下,东瀛岛多,地势狭长。纵然南北夹击,也不是一两年之间的事。”沈有容当然已经做过很多研究了,“蒸汽轮船现在能造了,确是喜讯。但第一步,仍是南北夹击,先攻下他们那所谓九州岛为本营再说。” ↑返回顶部↑
葡萄牙人依托这个据点,几乎把阿拉干王朝的海军打没了。要不然,阿那毕隆也没那么容易重新整合缅甸、让东吁王朝重新稳定下来,而且征服了兰纳。
但葡萄牙人把阿拉干王朝这个东吁王朝西南面的强敌削弱之后,东吁王朝终于腾出手来。三年多以前,阿那毕隆亲率大军十万余,把沙廉围得水泄不通,只剩靠海的一面有个口子。
然而葡萄牙人在沙廉的统帅者其实就是个冒险家,他仍然处于开拓初期,如果不能站稳脚跟就会一无所有——葡萄牙的重心仍然是印度果阿和马六甲,而非缅甸。
三个月后,沙廉港城被攻破,那葡萄牙人头目被一根木桩刺穿,受尽折磨才死去。除了有些人坐船逃离之外,还有四百多葡萄牙兵卒被俘虏。
这些人由于精通火器,因此被编成了一个专门的炮兵队圈养起来。
大明要对外滇动手,但必须考虑东吁已经拥有的热武器实力。
“臣以为,陛下不必过虑。”孙承宗说道,“外滇火器本就逊色于西洋火器,那就更比不上大明火器。此战为瑞郡王、黔国公及云贵土司、外滇诸宣尉司立身之战,打的就是稳步推进。一旱一雨,那阿那毕隆若要反攻,火器兵必定会上阵。既有葡萄牙降将,两边都派着。到时候阵前喊话倒戈,不论成与不成,阿那毕隆必不敢冒这奇险。”
朱常洛点了点头:“箭在弦上,那就照此办吧。”
在外滇打仗,必须考虑气候。每年的农历十月开始到次年四月左右,是旱季。若是雨季,对于行军作战是个灾难,尤其不利于热兵器发挥。
就算外滇的军队想发挥自己更适宜当地气候和地形的优势,那也是在不适应作战的季节反攻。
与此同时,还要南北两线推进、分割。
因为外滇南北走向的大河着实利于大明海上力量的深入牵制。
控制了沙廉港周边一带之后,就控制了外滇两条最重要河流的出海口。
在大明构想的虚疆之中,新港是南洋的核心,而沙廉才是西南面真正的前哨边疆。
东洋的大战仍需准备,但南洋两件打头办的事,重建新港宣尉司已经在日程上,外滇之战则立刻要正式开始。
过去,大明面对外滇总是守,三宣六尉早已是虚设。
如今大明终于要反攻了。
枢密院需要先围绕外滇之战运转,东洋大计则是沈有容来专门运作。
“东瀛之战后,你为伏波公,永镇台元。”朱常洛当头就是这么一句话,“此岛极为重要,将来与对马岛一南一北,是大明约束东瀛诸藩及琉球、吕宋之前哨。”
“臣只知为国尽忠,报效皇恩!”
“都一样。”朱常洛笑着点头,随后又严肃地说道,“海战名将难得。你万勿亲历险境,培养更多海战将领,尤为重要!”
沈有容对如今仍被称作台元的那个岛并不陌生,大明并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澎湖巡检司了,台元的开发和镇守要提上日程。
朱常洛对他更新了最新的进展:田乐已经启程前往朝鲜,北疆各部会派出仆从骑兵,京营和前军都督府已经在做准备,辽东、辽西二镇早就盼着再有战事。
“眼下缺的是战舰。北洋舰队要负责北面方向,东洋舰队还在组建。”朱常洛看着他,“南洋舰队还要负责新港宣尉司和外滇之战,以你对南都造船厂的了解,那边再加上大沽、宁波、泉州三大海船厂,东洋舰队多久可以成军?”
沈有容立刻回答:“两年!最多两年!”
“两年?”朱常洛皱起眉。
“若要像南洋舰队一般,当然得好些年。但臣只要镇洋级三艘、威远级五艘,再配上哨舰、洋行商船,便可成军!”沈有容如今有着十足信心,“两年之内若能有十舰,臣便可先攻下那萨摩大隅,随后大军可乘商船自琉球源源而至!”
朱常洛略有迟疑,而后说道:“朕跟你说过的蒸汽轮船,现在有条件了。若要稳妥一些,朕是想着要试制这蒸汽轮船的。”
“陛下,东瀛岛多,地势狭长。纵然南北夹击,也不是一两年之间的事。”沈有容当然已经做过很多研究了,“蒸汽轮船现在能造了,确是喜讯。但第一步,仍是南北夹击,先攻下他们那所谓九州岛为本营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