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127章 各方影响,徐忠欲进京(2 / 4)
甚至势头可能更大,因为徐博在民间的名声和知名度都是一骑绝尘的,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甚至比这位新帝还要高。
毕竟刘欣才刚刚继位,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夺权,还远没有争取政绩的能力,所以名门之后的徐老丞相就是最德高望重的人。
当年徐晔去世时,满城百姓自发相送十里,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的一笔,上一次有这待遇的还是徐贞。
徐恭的名望主要还是在读书人以及后世人之中的,当代百姓对他的感觉并不深,因为当时搞民生的主要是徐胄。
而徐晔在政绩上就非常可怕了,那时康帝刚刚继位,武帝刘彻常年征战,穷兵黩武,天下百废待兴,而刘据就是那个重新在废墟上建起高楼大厦的人,十八年的励精图治为宣帝的中兴提供了基础。
是史书中公认的最佳继承人,评价相当之高,远超其父刘彻,在大汉诸帝中仅次于这位万帝之师汉文帝刘恒。
作为康帝首席重臣的徐晔名声就可想而知了。
在之后的休养生息工作中,主要负责的就是徐晔,毕竟他是丞相嘛,徐南则长期担任征北将军代行大将军事,主要还是负责军备以及防范死灰复燃的匈奴人。
作用当然大,但百姓能直接享受到的还是徐晔的内政建设。
十里相送丝毫不为过,毕竟百姓是真真正正受过恩惠的,现在的人都是纯朴的。
而徐博的定位差不多就是和徐晔一样的,徐宁同样是主要在军事上颇有成就,无法惠及普通人,所以最多就是朝中震荡而已。
而徐博一直在治国,扶持的陈年也是能臣,基层声望非常之高。
消息一流了出去,很多百姓便自发的过来祭拜,非常热闹,门庭若市。
对此徐华也不拦着,这都是父亲多年来勤政为民的结果,被平民怀念对于一位父母官来说,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徐博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的。
“父亲…”徐华跪在祠堂下,前方就是金丝檀木的棺材。
他现在心里一直是即懵逼有恍惚的,犹如山岳般的父亲死去,如何不让人难以接受呢,今后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徐家老家主去世,朝堂定然是暗流涌动,王根可还活着呢,到时候肯定会展开全面反击,徐华还没有信心面对这位大将军。
可以说如今局势完全逆转了过来,原本徐家是占上风的,地方上彻底战胜了王氏势力,在朝中还夺得了一席之地,情况一片大好,大有一举将其击败的势头。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徐博活着,因为这份优势需要太学那边的全力支持,以及内部完全的团结,大家都是人,只要拥有权力难免会产生膨胀的心理。
徐忠现在已经是车骑将军荆州牧了,手握整个荆襄的军政大权,再加上依附于他的扬州牧朱春,权势大的难以想象。
在大汉南方堪称就是土皇帝,交州现在还是贫瘠之地,远没有日后广东的繁华,典型的不毛之地,朝廷流放罪犯的地方,所以起不到决定性因素。徐忠态度非常重要,他在河南徐中也是举足轻重都地位,如果不愿意承认自己兄长的话是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
凉州牧徐元更加亲近徐忠,这就是徐家大部分力量了,不过徐旻倒是和徐华更加相熟,以其为主导,董崇也同样如此,所以河北是铁杆,徐华自己能掌握的力量。
两徐在为难关头都不是竞争关系,家族存亡绝对要排在一时荣辱之上的,要么是清河徐占据主导,要么就是河南徐。
谁的势力大就以谁为主,这是共识。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低沉有力的声音响起。
“见过家主。”
徐华抬起头,默默站起来,侧头道:“利叔消息送到吗。”
徐家的族老,密探机构的负责人,徐利点头道:“已经送出去了,算算时间他们也该收到了。”
就情报这块上绝对毋庸置疑的强,分部组织遍布天下,因此情报传递上也更加方便,密探虽然是徐家家主掌握,但其他徐氏子也是可以用的。 ↑返回顶部↑
毕竟刘欣才刚刚继位,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夺权,还远没有争取政绩的能力,所以名门之后的徐老丞相就是最德高望重的人。
当年徐晔去世时,满城百姓自发相送十里,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的一笔,上一次有这待遇的还是徐贞。
徐恭的名望主要还是在读书人以及后世人之中的,当代百姓对他的感觉并不深,因为当时搞民生的主要是徐胄。
而徐晔在政绩上就非常可怕了,那时康帝刚刚继位,武帝刘彻常年征战,穷兵黩武,天下百废待兴,而刘据就是那个重新在废墟上建起高楼大厦的人,十八年的励精图治为宣帝的中兴提供了基础。
是史书中公认的最佳继承人,评价相当之高,远超其父刘彻,在大汉诸帝中仅次于这位万帝之师汉文帝刘恒。
作为康帝首席重臣的徐晔名声就可想而知了。
在之后的休养生息工作中,主要负责的就是徐晔,毕竟他是丞相嘛,徐南则长期担任征北将军代行大将军事,主要还是负责军备以及防范死灰复燃的匈奴人。
作用当然大,但百姓能直接享受到的还是徐晔的内政建设。
十里相送丝毫不为过,毕竟百姓是真真正正受过恩惠的,现在的人都是纯朴的。
而徐博的定位差不多就是和徐晔一样的,徐宁同样是主要在军事上颇有成就,无法惠及普通人,所以最多就是朝中震荡而已。
而徐博一直在治国,扶持的陈年也是能臣,基层声望非常之高。
消息一流了出去,很多百姓便自发的过来祭拜,非常热闹,门庭若市。
对此徐华也不拦着,这都是父亲多年来勤政为民的结果,被平民怀念对于一位父母官来说,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徐博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的。
“父亲…”徐华跪在祠堂下,前方就是金丝檀木的棺材。
他现在心里一直是即懵逼有恍惚的,犹如山岳般的父亲死去,如何不让人难以接受呢,今后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徐家老家主去世,朝堂定然是暗流涌动,王根可还活着呢,到时候肯定会展开全面反击,徐华还没有信心面对这位大将军。
可以说如今局势完全逆转了过来,原本徐家是占上风的,地方上彻底战胜了王氏势力,在朝中还夺得了一席之地,情况一片大好,大有一举将其击败的势头。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徐博活着,因为这份优势需要太学那边的全力支持,以及内部完全的团结,大家都是人,只要拥有权力难免会产生膨胀的心理。
徐忠现在已经是车骑将军荆州牧了,手握整个荆襄的军政大权,再加上依附于他的扬州牧朱春,权势大的难以想象。
在大汉南方堪称就是土皇帝,交州现在还是贫瘠之地,远没有日后广东的繁华,典型的不毛之地,朝廷流放罪犯的地方,所以起不到决定性因素。徐忠态度非常重要,他在河南徐中也是举足轻重都地位,如果不愿意承认自己兄长的话是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
凉州牧徐元更加亲近徐忠,这就是徐家大部分力量了,不过徐旻倒是和徐华更加相熟,以其为主导,董崇也同样如此,所以河北是铁杆,徐华自己能掌握的力量。
两徐在为难关头都不是竞争关系,家族存亡绝对要排在一时荣辱之上的,要么是清河徐占据主导,要么就是河南徐。
谁的势力大就以谁为主,这是共识。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低沉有力的声音响起。
“见过家主。”
徐华抬起头,默默站起来,侧头道:“利叔消息送到吗。”
徐家的族老,密探机构的负责人,徐利点头道:“已经送出去了,算算时间他们也该收到了。”
就情报这块上绝对毋庸置疑的强,分部组织遍布天下,因此情报传递上也更加方便,密探虽然是徐家家主掌握,但其他徐氏子也是可以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