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2章 淳于长免官,王莽掌权(1 / 4)
第132章 淳于长免官,王莽掌权
接下来就是进行第一步了,先扳倒这位当朝的卫尉,同时也是太皇太后王政君最喜爱的外甥,对他给予厚望。
现在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了,不仅自己在朝中结党,还讨得了王根的欢心了,如今家族上上下下都认为接替大司马位置的是将是淳于长!至于另一个有力竞争者王莽大概率没戏。
这么多年了还只是个侍中,唯一有点含金量的光禄大夫还只是荣誉性官职,没什么具体权力。
要势力没势力,要权力没权力,除了好名声外一无所有,王家向来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唯有真正的权力才最实在。
不过,现在倒是涌现出了不同的声音,不少人改变门庭站在了王莽身后,其原因便失去儒家博士这个身份!王家第一次有人进入了太学核心层。
代表着什么毋庸置疑,这份批红权无疑相当关键,说不定能够效仿徐家掌握太学中的一院呢!
所以就有些人起了以小博大的心思,说不定王根会改变主意呢。
郑亮荣点了点头没有话语自己的学生,神情轻蔑:“堂堂当朝九卿,居然做了如此苟且之事!成何体统?若是放任此人继续在朝中为官,肯定不是一个好榜样。”
“巨君放心,我会如实禀告李兄的,好好参他一本!只要查实,那这个淳于长就不会好好的坐着了。”
王莽闻言,又说道:“老师,师伯他还是不肯认可我吗。”
虽然在徐博死后,又经过一干儒家博士软磨硬泡之下,李年昭批了任命书,可实际上他还是不肯真正信任王莽。
王家都是一群乱臣贼子,这份刻板印象已经深入人心,李年昭便下意识的认为王莽是个伪君子!他如果掌权肯定会行那谋朝篡位之事。
没错,李年昭虽然逼迫厉帝禅让,可却是一个极端的忠君主义者,认为除了刘氏没有人能胜任皇帝这个身份。
因为刘家有文帝康帝的例子在前面,再出一个康帝宣帝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事实证明这不是刻板印象,王莽真的会篡位,可究竟是不是伪君子就有待商榷了。
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办法拯救这个国家而已。
郑亮荣苦涩的摇了摇头:“巨君呐,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唯独不如人的就是你姓王,王家乃累世大族,对外人确是好事。”
“可想在太学待下去,就有很大限制了,无论对面法学院,还是我们儒院,对王氏都没什么好感,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这不是祸害是什么?”
“虽然为师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但李兄依旧不愿意信你啊。”
果然,事情不可能那么顺利。
王莽脸色微变,想的很多,如果得不到李年昭的承认,那么成为首席博士这事就是没指望。
曾经逼帝退位一事,已经让他的声望达到了定点,如果此人不点头,那么就算成为了博士也是寸步难行,师道对儒家的影响太深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不夸张。
王莽也算是李年昭的徒孙。
“你也不必灰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李兄这个人别看面上不好说过,但内心是很敏感的,只要你能打动他,便能得到器重。”
“以真心换真心,这是为师给你出的主意。”见学生这副样子,郑亮荣给了一个建议。
他和李年昭并不是师出同门,可严格来说都是王嗣那一脉的,共事多年,亦可称呼一句师兄,相互也很了解对方的秉性。
吃软不吃硬,要挟只会让他更加厌恶,比如这次批红就引起了恶感。
“嗯…徒受教了,一定会更加发奋图强,争取让师伯认可我。”王莽恭敬的应道。
这确定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个过程一定要块!李年昭的身体也不好,最近也在从年轻一辈中挑选接班人。 ↑返回顶部↑
接下来就是进行第一步了,先扳倒这位当朝的卫尉,同时也是太皇太后王政君最喜爱的外甥,对他给予厚望。
现在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了,不仅自己在朝中结党,还讨得了王根的欢心了,如今家族上上下下都认为接替大司马位置的是将是淳于长!至于另一个有力竞争者王莽大概率没戏。
这么多年了还只是个侍中,唯一有点含金量的光禄大夫还只是荣誉性官职,没什么具体权力。
要势力没势力,要权力没权力,除了好名声外一无所有,王家向来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唯有真正的权力才最实在。
不过,现在倒是涌现出了不同的声音,不少人改变门庭站在了王莽身后,其原因便失去儒家博士这个身份!王家第一次有人进入了太学核心层。
代表着什么毋庸置疑,这份批红权无疑相当关键,说不定能够效仿徐家掌握太学中的一院呢!
所以就有些人起了以小博大的心思,说不定王根会改变主意呢。
郑亮荣点了点头没有话语自己的学生,神情轻蔑:“堂堂当朝九卿,居然做了如此苟且之事!成何体统?若是放任此人继续在朝中为官,肯定不是一个好榜样。”
“巨君放心,我会如实禀告李兄的,好好参他一本!只要查实,那这个淳于长就不会好好的坐着了。”
王莽闻言,又说道:“老师,师伯他还是不肯认可我吗。”
虽然在徐博死后,又经过一干儒家博士软磨硬泡之下,李年昭批了任命书,可实际上他还是不肯真正信任王莽。
王家都是一群乱臣贼子,这份刻板印象已经深入人心,李年昭便下意识的认为王莽是个伪君子!他如果掌权肯定会行那谋朝篡位之事。
没错,李年昭虽然逼迫厉帝禅让,可却是一个极端的忠君主义者,认为除了刘氏没有人能胜任皇帝这个身份。
因为刘家有文帝康帝的例子在前面,再出一个康帝宣帝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事实证明这不是刻板印象,王莽真的会篡位,可究竟是不是伪君子就有待商榷了。
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办法拯救这个国家而已。
郑亮荣苦涩的摇了摇头:“巨君呐,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唯独不如人的就是你姓王,王家乃累世大族,对外人确是好事。”
“可想在太学待下去,就有很大限制了,无论对面法学院,还是我们儒院,对王氏都没什么好感,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这不是祸害是什么?”
“虽然为师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但李兄依旧不愿意信你啊。”
果然,事情不可能那么顺利。
王莽脸色微变,想的很多,如果得不到李年昭的承认,那么成为首席博士这事就是没指望。
曾经逼帝退位一事,已经让他的声望达到了定点,如果此人不点头,那么就算成为了博士也是寸步难行,师道对儒家的影响太深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不夸张。
王莽也算是李年昭的徒孙。
“你也不必灰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李兄这个人别看面上不好说过,但内心是很敏感的,只要你能打动他,便能得到器重。”
“以真心换真心,这是为师给你出的主意。”见学生这副样子,郑亮荣给了一个建议。
他和李年昭并不是师出同门,可严格来说都是王嗣那一脉的,共事多年,亦可称呼一句师兄,相互也很了解对方的秉性。
吃软不吃硬,要挟只会让他更加厌恶,比如这次批红就引起了恶感。
“嗯…徒受教了,一定会更加发奋图强,争取让师伯认可我。”王莽恭敬的应道。
这确定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且这个过程一定要块!李年昭的身体也不好,最近也在从年轻一辈中挑选接班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