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3章 新的太学令,期盼的李年昭(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利思考了一下,提出了建议,王莽被征辟为博士的消息都是知道的,毕竟王家人进入太学核心层挺匪夷所思的。
  李年昭对王凤王根的态度谁都明白,极其厌恶和排斥,恨屋及屋,就算名声再好,只要他姓王就肯定会有偏见的,完全避免不了,想要打动他不是不可能,但很难就是了。
  必须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能扭转这份刻板印象。
  “不必,父亲已经逝世,我们主动向李年昭提要求是不符合规矩的,相反,还可能会引起他的厌恶,甚至于对王莽改观,今时不同往日了,没有父亲,我们在儒家那边的话语权可就没有那么高了。”
  “静观其变即可。”
  徐华摇了摇头,儒家本来就是不是自家的大本营,父亲徐博凭借着强大的威望以及太学令的身份,当然能够稳压一头,可现在不同了。
  太学令目前是空着的,儒法双方对此都是虎视眈眈,特别是李年昭,胸有成竹,把握非常大。
  因为徐博死后,太学名望最强的就换人了,除了这位逼暴君退位,再造大汉的大儒以外,还有谁能胜任呢?包括法学院内部也有好几位博士认可的。
  不过,法家的首席博士陈荣定然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他自己当不上,也绝不能让对手当上!要不然自己就永无宁日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太学令大多都是相对中立的徐家担任了,儒法双方百年来都是竞争关系,如果让对方当上顶头上司,那还得了吗?不针对是不可能的。
  多年来,唯一当上太学令的儒法双方人员只有王嗣,其他就算不姓徐也是中立派,儒法兼修,谁也不向着那种。
  所以李年昭大概率还是不行。
  但是他也可能会和徐家攀关系,毕竟陈荣是铁杆的徐党嘛,如果徐华讲情说不定就不会阻拦了,有大汉丞相担保也就有了保障。
  相信李年昭不会冒着得罪当朝丞相的风险食言,他能不鸟大将军丞相首先需要占理!不占理也没办法。
  ………
  太学,儒学院。
  为了迎接太学令新一轮的投票,所有学生都忙碌了起来,开始准备和布置。
  因为太学令任命的日子刚好就是武帝设立太学的时候,他在这一天采纳了圣师徐恭的意见,任命其侄徐胄为初代太学令。
  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纪念意义都日子,无人敢轻视,如果展现出怠慢的样子,就会被斥责甚至驱逐出太学,因为这是不尊重太学的举动。
  “老师基本上依旧布置好了。”一名学生小跑进了主堂,恭敬道。
  “嗯…准备一下,明天便去祭拜诸位先贤,这是重要的是日子,绝对不能怠慢。”李年昭负手而立,脸上写满了凝重,他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情。上一次还是决定向未央宫行进。
  “是。”学生应声告退。
  “呼…老师您说我有没有可能踏出那一步啊,记得我们儒学院唯一达成过这个成就的人唯有您。”
  “学生不如您,但也想尽量追赶。”李年昭闭上了双眼,非常紧张。
  现在他距离太学令只有一步之遥了,陈荣在威望上远远不如自己,所以无论如何也是没有希望的。
  与他不同,自己自从逼帝退位以后,声望达到了巅峰,拥有了成为太学令的机会!可以说现在只剩下临门一脚了,那就是陈荣的许可。
  想要成为太学令,除了最基本的投票外还需要有两条铁律,皇帝的批准,以及两位首席博士的支持!
  首席博士是拥有否决权,就算皇帝支持也是没用,这一点极其关键,如果陈荣不愿意认可,那无论如何也没戏,所有首先要让陈荣妥协才行。
  “陈荣啊陈荣,你我也是多年的老冤家了,高低也算半个朋友,我这么多年就只有这一个愿望,你就不能成全我一下吗……这具体的大家可以商量着来。”
  “也不用非要向徐兄那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