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1章 四辅臣(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两徐合力也足以与王莽这个首辅抗衡,无疑是合理的。
  不过,王政君这么任命还有一个用意,既然徐忠做了四辅臣,那就必须回京共同处理朝政,再加一个官职就能够摄政了。
  于此相对的,这荆州的领导权可能就要不保了,不能说京官还要兼任地方刺史,就算兼任也就是虚职了,本人不到如何掌握当地的军政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明升暗降。
  之后再派遣自己人去做荆州刺史,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大大剥夺徐家对地方的影响力,这才是心腹大患!至于什么司徒之类的都是其次,毕竟政治这个东西,就是一人遭殃,全族升天。
  只要出了一点差错,那就是灭族!王家倒是因为运气好,及时退出了朝堂,再加上有太后庇护着,以及超然的名望,这才幸免于难。
  但是惨死的王家子弟同样不在少数的。
  唯一担心的东西就是在地方上的势力!就算徐华失败也无法做到连根拔起,因为拔了长安,其他地方的可就不会善罢甘休了。
  徐忠徐元和徐旻等人在各自的州内就是土皇帝!拥有绝对的军政大权,所以王政君非常担忧。
  意图靠着这个来进行削弱,也是一石二鸟了,即堵住了外人的嘴,还剥夺了徐家的影响。
  “徐司徒可有什么异议吗。”王政君看向了下方的徐华。
  “臣并无异议,太后英明。”
  徐华表情微微变化,但很快恢复,这点事情还不至于让他失态,这其实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他也明白对方的用意,怎么可能会那么好心,无法就是想削弱徐家在荆襄的影响力,再把扬州刺史朱春拉拢过去,南方也就基本脱离绝对掌控了。
  同时也有向地方法家派示好的意思,毕竟王莽是儒家人,法家肯定如芒在背。
  但未必就是祸事的,主要还是看后续操作的怎么样,辅政大臣就必须回京辅政吗?如果荆州继续出了乱子,那么徐忠作为车骑将军继续留在荆州平乱就是合理合规。
  假装盗匪嘛,反正朝廷又核实不了,那里是徐家的地盘,外人寸步难行。
  所以,只要运作的好,照样是好事,徐忠能够以此为契机,在荆州远程操纵国政,关键时刻他的站台更是至关重要。
  有兵权的人自古以来都是要么争取,要么消灭,既然消灭不了那就只能争取或者敬而远之了。
  所有,徐家对地方不可能放手的,徐华其实很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赢,王根当年为什么无动于衷。
  当年父亲死时,徐忠在南阳驻扎了数万军队,王根投鼠忌器,就并没有抓住这个好机会。
  “嗯…那就遣人去请新任大司马王莽吧,这储君应该早点定下来,诸位辛苦一下,不能再拖下去了。”王政君显得有些着急,她不能再容忍变量出现了,有了小皇帝在手,自己的地位才更加稳固。
  到时候,就算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徐忠也不敢草率行事,如果起兵进攻长安,那就和造反无异了。
  ………
  太学,儒学院。
  此时,大规模招纳学生刚刚结束,穿着儒衫的学子来来往往,来自天南海北,到处的人都有。首席博士王莽站在高台上,看着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学生们无比满意。
  这都是大汉的未来啊,也是他坐稳位置的依靠,只有得到了儒生支持,才初步拥有了与徐家抗衡的资本。
  就在这时,大批穿甲的精锐士兵骑着骏马来到府门之外。
  见到这副阵仗,刚刚还嘈杂不已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了,肃然的立在旁边。
  这个时代,接受圣旨不一定要跪着,可以跪也可以不跪,纯看个人态度。
  王莽也慢步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博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