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班师回朝,登基大典(2 / 4)
前提是别向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
盛鼎元年冬,西北军与长安中央军相持了数月有余,双方展开了激烈而漫长的拉锯战。
和当年的刘项之战很是相似,王莽军采取放风筝战略,游走迂回,也就是游击战,西北军虽然战力晓勇,可也无法发挥作用。
人数兵力损失不算多,可粮草的消耗却能够用巨量来形容!
徐元储藏的粮食很快就不够用了,如果不是幽州有运物资过来,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大都督后方传来消息,我们的粮草见底了,最多半个月就要撤回大营。”
张端小心翼翼的侍立在上司身侧,这些天大都督的脾气相当暴躁。
主要是王莽军的打发太恶心,就是不正面对抗,跑来跑去,和个泥鳅一样,完全找不到!
好不容易找到行踪,徐元兴奋的领着西凉铁骑杀过去,结果刚一到就又是人去楼空,一来二去付出了粮草,消磨了士气,却连人都看不到。
这让满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士们相当失望,士气也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厌战情绪。
打仗本来就是这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屡屡碰壁谁都会不耐烦的。
更何况大家刚刚升了官,发了饷,还等着回去置办田产孝顺父母娶媳妇呢,原本是想着继续立下战功得到更多奖励。
但现在看来也就没什么必要。
“这样,让他们把仓库的所有粮食都运过来,只留下日常所需,到时间让弟兄们敞开了吃。”
徐元这次罕见的没有生气,思索片刻说道,语气相当温和。
似乎已经是看开了。
“啊?”张端不太清楚大都督的用意,抱拳道:“大都督您…不是气糊涂了吧,把粮食全吃了,后面的仗怎么打?总不能是最后一顿断头饭吧。”
“胡说什么?小心老子打你板子!”徐元皱着眉,训斥了一句。
然后才悠然解释道:“如今豫州兖州几个郡已经被攻下,两片地区连成一线,中原其他州郡也是唾手可得,我们拖住敌人步伐的任务已经达成。”
“如果有希望顺势一举杀进长安的话,我倒是不介意赌上一把,可现在的情况已经明了,敌人已经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王莽前些日子晋假皇帝,自称为予,命令称摄,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没篡位罢了。
稍后他开始在关中大范围征兵,巴蜀的粮草也陆续运送进了长安的粮仓之中。
如今,朝廷握有五十四万大军,其中有一半是禁军老卒,有他们带领,新兵很快便能形成战斗力,再加上西北军还没有熟悉中原作战方式,所以很快就被拖住了脚步。
这还有什么打的必要吗?
徐元虽然很草率就造了反,可他并不是什么莽夫,正好相反,十分的冷静,从不打没有十足把握的仗。
他敢造反就是有最起码不会输的底气。
事实也是如此,新朝廷已经建立,等自己班师回朝,皇太子刘向便会在宛城称帝,以邺城为北都,作为河北的核心枢纽。
这样无论硬实力还是法统上,就都能与长安王莽抗衡。没理由在这继续造成无谓的伤亡。
来日方长嘛,王莽能拉出五十万人,自己这边就不行了? ↑返回顶部↑
………
盛鼎元年冬,西北军与长安中央军相持了数月有余,双方展开了激烈而漫长的拉锯战。
和当年的刘项之战很是相似,王莽军采取放风筝战略,游走迂回,也就是游击战,西北军虽然战力晓勇,可也无法发挥作用。
人数兵力损失不算多,可粮草的消耗却能够用巨量来形容!
徐元储藏的粮食很快就不够用了,如果不是幽州有运物资过来,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大都督后方传来消息,我们的粮草见底了,最多半个月就要撤回大营。”
张端小心翼翼的侍立在上司身侧,这些天大都督的脾气相当暴躁。
主要是王莽军的打发太恶心,就是不正面对抗,跑来跑去,和个泥鳅一样,完全找不到!
好不容易找到行踪,徐元兴奋的领着西凉铁骑杀过去,结果刚一到就又是人去楼空,一来二去付出了粮草,消磨了士气,却连人都看不到。
这让满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士们相当失望,士气也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厌战情绪。
打仗本来就是这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屡屡碰壁谁都会不耐烦的。
更何况大家刚刚升了官,发了饷,还等着回去置办田产孝顺父母娶媳妇呢,原本是想着继续立下战功得到更多奖励。
但现在看来也就没什么必要。
“这样,让他们把仓库的所有粮食都运过来,只留下日常所需,到时间让弟兄们敞开了吃。”
徐元这次罕见的没有生气,思索片刻说道,语气相当温和。
似乎已经是看开了。
“啊?”张端不太清楚大都督的用意,抱拳道:“大都督您…不是气糊涂了吧,把粮食全吃了,后面的仗怎么打?总不能是最后一顿断头饭吧。”
“胡说什么?小心老子打你板子!”徐元皱着眉,训斥了一句。
然后才悠然解释道:“如今豫州兖州几个郡已经被攻下,两片地区连成一线,中原其他州郡也是唾手可得,我们拖住敌人步伐的任务已经达成。”
“如果有希望顺势一举杀进长安的话,我倒是不介意赌上一把,可现在的情况已经明了,敌人已经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王莽前些日子晋假皇帝,自称为予,命令称摄,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没篡位罢了。
稍后他开始在关中大范围征兵,巴蜀的粮草也陆续运送进了长安的粮仓之中。
如今,朝廷握有五十四万大军,其中有一半是禁军老卒,有他们带领,新兵很快便能形成战斗力,再加上西北军还没有熟悉中原作战方式,所以很快就被拖住了脚步。
这还有什么打的必要吗?
徐元虽然很草率就造了反,可他并不是什么莽夫,正好相反,十分的冷静,从不打没有十足把握的仗。
他敢造反就是有最起码不会输的底气。
事实也是如此,新朝廷已经建立,等自己班师回朝,皇太子刘向便会在宛城称帝,以邺城为北都,作为河北的核心枢纽。
这样无论硬实力还是法统上,就都能与长安王莽抗衡。没理由在这继续造成无谓的伤亡。
来日方长嘛,王莽能拉出五十万人,自己这边就不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