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登基(2 / 4)
表示愿意听从朝廷命令,引兵北还,并亲身前往宛城参加太子的登基大典。
其实徐元早就开始打退堂鼓,肉眼可见的兵力损失实在是太痛苦,每天都有士兵死去,之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果然,汉人还得汉人来治,外族无论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通通都不够看。
在得到台阶,徐元便毫不犹豫的下了,不再继续留在关中和王莽死磕。
反正已经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嗯…那便好,这西北军是我徐氏乃至大汉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完全在统帅手中掌握,不掺杂他人意志,何其难得。”
“乱世即将来临,我们需要足够的实力,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要不然,可能连皇位依旧在刘氏手中都无法保证了。”
“说来也是唏嘘,朱春这种一州之长居然是最好应付的,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稍后把空缺的大司空官职给他,他便心满意足。”
“如果朝廷愿意保障三公的职位,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过来,只图财和地位的人才最好掌握。”
徐华来也有段时间了,这荆扬二州的实权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评估,谁野心勃勃,谁随遇而安,基本上都有了大概认识。
朱春是扬州的实际掌控者,但内部却是派系林立,江东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当地豪族的势力相当强大。
就连朱春这种手握上万丹阳兵的实权人物,都要向当地大族妥协才能站稳脚跟。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深入骨髓,豪族们在当地又扶持了一个其他代理人,便是地方太守或者是都尉。
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江东这种地方倒是好办,地广人稀,可是河北那边就很严峻了。
冀州几乎就是当场滑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所以本土太守势力保存也最多,他们手上依旧掌握着军政大权,只不过是惧怕那支十万幽州军而已。
等到徐旻虚弱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杀死,自己代替。
徐华他一直再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效仿始祖徐贞辅佐高帝刘邦一般,让一位刘氏子从低到高做起,将整个天下兼并一遍。
简单粗暴,但难度很高。
为什么大汉持续走下坡路呢?孝康皇帝、孝宣皇帝已经完成了修养,扭转了武帝末期天下府库皆空的窘境。
可是,孝元皇帝之后,便再无明君。
也就是说刘姓本来就缺少那种能独当一面的君主。
“大哥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放心的用他了吧。”徐忠也笑了笑,其实比朱春能力强的比比皆是。
但野心都太大,不好控制。
“贤弟当真是好眼力啊。”徐华笑着点头道。
“大哥,冀州那边就先放着吧,接下来还是赶快让太子登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约束他们。”
“而且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不能强求,如果我徐氏真的掌控了局面,未来如何选拔君主呢?贤德的标准又是什么?都无法界定,可能又是一个厉帝。”
“所以还是交给自然吧,让这个天下来选择合适的君主。”
徐忠安慰道。
“贤弟说的是,为兄思考的太多了。”徐华也认同了对方。
……… ↑返回顶部↑
其实徐元早就开始打退堂鼓,肉眼可见的兵力损失实在是太痛苦,每天都有士兵死去,之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果然,汉人还得汉人来治,外族无论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通通都不够看。
在得到台阶,徐元便毫不犹豫的下了,不再继续留在关中和王莽死磕。
反正已经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嗯…那便好,这西北军是我徐氏乃至大汉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完全在统帅手中掌握,不掺杂他人意志,何其难得。”
“乱世即将来临,我们需要足够的实力,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要不然,可能连皇位依旧在刘氏手中都无法保证了。”
“说来也是唏嘘,朱春这种一州之长居然是最好应付的,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稍后把空缺的大司空官职给他,他便心满意足。”
“如果朝廷愿意保障三公的职位,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过来,只图财和地位的人才最好掌握。”
徐华来也有段时间了,这荆扬二州的实权人物也有了一定的评估,谁野心勃勃,谁随遇而安,基本上都有了大概认识。
朱春是扬州的实际掌控者,但内部却是派系林立,江东本来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当地豪族的势力相当强大。
就连朱春这种手握上万丹阳兵的实权人物,都要向当地大族妥协才能站稳脚跟。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深入骨髓,豪族们在当地又扶持了一个其他代理人,便是地方太守或者是都尉。
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江东这种地方倒是好办,地广人稀,可是河北那边就很严峻了。
冀州几乎就是当场滑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所以本土太守势力保存也最多,他们手上依旧掌握着军政大权,只不过是惧怕那支十万幽州军而已。
等到徐旻虚弱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杀死,自己代替。
徐华他一直再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效仿始祖徐贞辅佐高帝刘邦一般,让一位刘氏子从低到高做起,将整个天下兼并一遍。
简单粗暴,但难度很高。
为什么大汉持续走下坡路呢?孝康皇帝、孝宣皇帝已经完成了修养,扭转了武帝末期天下府库皆空的窘境。
可是,孝元皇帝之后,便再无明君。
也就是说刘姓本来就缺少那种能独当一面的君主。
“大哥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放心的用他了吧。”徐忠也笑了笑,其实比朱春能力强的比比皆是。
但野心都太大,不好控制。
“贤弟当真是好眼力啊。”徐华笑着点头道。
“大哥,冀州那边就先放着吧,接下来还是赶快让太子登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约束他们。”
“而且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凡事都不能强求,如果我徐氏真的掌控了局面,未来如何选拔君主呢?贤德的标准又是什么?都无法界定,可能又是一个厉帝。”
“所以还是交给自然吧,让这个天下来选择合适的君主。”
徐忠安慰道。
“贤弟说的是,为兄思考的太多了。”徐华也认同了对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