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相持阶段,王莽改革(4 / 5)
王莽的复古改革几个方面,币制改革,土地改革,官吏地方名称大改,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
赊贷无疑是比较先进的,银行这东西可以一本万利,空手套白狼,拿着储户的钱贷给大企业,收取大量利息,要付出的东西很少,无非就是信用问题,而收益却很大。
手中拥有大量现金流。
可时代是有局限性的,如今新朝的信息传播并不方便,地方富户勾结官吏,欺上瞒下,最终还是便宜了富裕阶层,老百姓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
而将土地制度改革外井田制,即王田制则有得罪了地主阶级,将盐铁铸币权收回国有,土地也全部收回来,废除奴隶制,禁制土地兼并!
这一点初衷无疑是好的,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消除土地私下,均匀分给百姓耕种,听起来是不错的。
可是王莽忽略了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如今天下掌握资源和财富都人是地主啊,强制性剥夺他们的土地怎么可能不激起反抗,即使是要土改,也通常是循序渐进。
保障富农利益,来孤立手握大量土地的大豪强,让他们孤立无援。
如此一棒子打死,可以说直接将全天下所有土地拥有者都推到了对立面。
再加上其他改革普通百姓也深受其害,整个新莽争权被孤立了。
而从天风年间开始,天下便天灾不断,更加雪上加霜。
被触犯根本利益的土地拥有者,活不下去的难民百姓纷纷站起来反抗,大小起义不断,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绿林军、赤眉军和铜马军。
不过,绿林军大概是不会有了,或者说不会叫这个名字,因为绿林军的发源地在荆州南郡。
这个地方属于大汉,就算起义,也会被很快扑灭。
毕竟荆州是向汉的基本盘。
次年一月,王莽改元天风,开始大规模推行复古改革,启用古时候的地名来取代现在的地名,以彰显自己的决心。
推崇周礼,用德治国。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重头戏,王莽最看好的还是王田制,即为变相的井田制,将天下所有土地通通收归国有,溪流山川等自然资源同样如此。
还发起了货币改制,废弃之前发行的流通货币,开始与向汉做出了出入。
赊贷等其他改革也陆续推崇。
“陛下…其他的臣或许可以不反对,可是这王田制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恐怕动摇国本呐。”
议事殿内,一名大臣十分为难的说道!
“臣附议,请陛下三思啊!”
“臣附议!”
很多臣子全都表示赞同,毕竟他们也是有土地,这也动摇了他们的蛋糕。
一个动摇全国上下主要掌权者们根本利益的政策,怎么可能会有实现的可能性。
主位上,王莽的态度冷峻:“朕心意已决,你们莫要再劝了。”
“请陛下三思…”
“够了!” ↑返回顶部↑
赊贷无疑是比较先进的,银行这东西可以一本万利,空手套白狼,拿着储户的钱贷给大企业,收取大量利息,要付出的东西很少,无非就是信用问题,而收益却很大。
手中拥有大量现金流。
可时代是有局限性的,如今新朝的信息传播并不方便,地方富户勾结官吏,欺上瞒下,最终还是便宜了富裕阶层,老百姓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利益。
而将土地制度改革外井田制,即王田制则有得罪了地主阶级,将盐铁铸币权收回国有,土地也全部收回来,废除奴隶制,禁制土地兼并!
这一点初衷无疑是好的,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消除土地私下,均匀分给百姓耕种,听起来是不错的。
可是王莽忽略了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如今天下掌握资源和财富都人是地主啊,强制性剥夺他们的土地怎么可能不激起反抗,即使是要土改,也通常是循序渐进。
保障富农利益,来孤立手握大量土地的大豪强,让他们孤立无援。
如此一棒子打死,可以说直接将全天下所有土地拥有者都推到了对立面。
再加上其他改革普通百姓也深受其害,整个新莽争权被孤立了。
而从天风年间开始,天下便天灾不断,更加雪上加霜。
被触犯根本利益的土地拥有者,活不下去的难民百姓纷纷站起来反抗,大小起义不断,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绿林军、赤眉军和铜马军。
不过,绿林军大概是不会有了,或者说不会叫这个名字,因为绿林军的发源地在荆州南郡。
这个地方属于大汉,就算起义,也会被很快扑灭。
毕竟荆州是向汉的基本盘。
次年一月,王莽改元天风,开始大规模推行复古改革,启用古时候的地名来取代现在的地名,以彰显自己的决心。
推崇周礼,用德治国。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重头戏,王莽最看好的还是王田制,即为变相的井田制,将天下所有土地通通收归国有,溪流山川等自然资源同样如此。
还发起了货币改制,废弃之前发行的流通货币,开始与向汉做出了出入。
赊贷等其他改革也陆续推崇。
“陛下…其他的臣或许可以不反对,可是这王田制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恐怕动摇国本呐。”
议事殿内,一名大臣十分为难的说道!
“臣附议,请陛下三思啊!”
“臣附议!”
很多臣子全都表示赞同,毕竟他们也是有土地,这也动摇了他们的蛋糕。
一个动摇全国上下主要掌权者们根本利益的政策,怎么可能会有实现的可能性。
主位上,王莽的态度冷峻:“朕心意已决,你们莫要再劝了。”
“请陛下三思…”
“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