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回绝(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0章 回绝
  这个诚意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也就是说汉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重新掌控洛阳,拥有一个正式的都城,不至于在宛城这个不适合为都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损失更加小,如果继续出兵,长安的新莽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手上最起码还有三十万可战之兵,如果死守洛阳和函谷关潼关等要地的话。
  汉军一时半会也攻不进去,除非上天眷顾,西北的凉州军突破封锁,与主力军来个瓮中捉鳖。
  拿下洛阳,那新朝就距离灭亡不远了,无非早晚得问题,光是内部反叛,就够他们好好喝一壶的了,大汉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更何况还有一件汉朝廷真正想要的东西,传国玉玺!
  这个政权本来就因为缺少玉玺的缘故,被天下人所诟病许久,即使励精图治,也无法掩盖这个缺陷!
  百姓们茶余饭后,几乎都在谈论当今圣上没有玉玺这件事。
  大汉对于言论的禁锢还没有满清那么严重,除非是公然辱骂讥讽皇帝,而且刚好被地方官府听到,那样才会被惩处。
  平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哪有功夫看管那么紧。
  “使者先下去休息吧,事关重大,朕需要和诸臣好好商量一下。”刘向原本是想直接拒绝的,但听到这个条件,他心动了。
  赤眉军就一伙农民,在有新莽军配合的前提下,剿灭再简单不过,这样河南就不费吹灰之力到手了!
  甚至如果不要脸点,还能够突然发难,坑杀新军,然后联络西北军夹击长安。
  效果差不多,而且还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粮草兵力,可以考虑。
  其实他是想直接同意的,但问题是这朝廷并非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呐,严格来说需要四个表态才行。
  在朝的大将军徐忠和宰执徐华两人的意见才是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各位议一议吧,拿出个章程了。”刘向将目光集中在了徐华身上,“朕先表个态,朕觉得可以同意新莽议和的要求,洛阳到手,那长安便唾手可得,无非早或晚的问题。”
  “优点就是可以无需冒险,减少兵员消耗,毕竟士兵的命也是命,当然坏处也有,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可以直捣黄龙,一举覆灭新朝。”
  “天下之事也不是皇帝一个可以独断专行的,还是需要看各位。”
  其实这个各位指的就是宰执,徐忠平时对朝事的态度很冷淡,徐华说什么他就照做。
  所以严格来说还是一个人的意思。
  “陛下臣以为可以,优点您已经说过,臣就不再阐述,凡事还是要图个稳,继续按照原计划行事,变量天大,搞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我们两朝的实力逆转。”
  “几十万大军呐,还尽是精锐,如果真的丢了很多,那么便会动摇国之根本!”
  大司空朱春出列表达了自己的意向。
  这位三公之一也是朝中的实权人物,淮南派系的首领,在徐党内部相当有分量,是大将军徐忠的心腹。
  曾经担任扬州牧、前将军,手握两万丹阳兵和三万江东水军,前几年徐家兑现承诺,给予了大司空的位置。
  但即使是这样,扬州当地的太守将领也皆是淮南一派,朝内以朱春马首是瞻,他的想法很重要,就算是徐华也不能无视。
  虽说徐华发话,朱春大概率就会再坚持了,屁股决定脑袋,他拎得清。
  “嗯…大司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向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位大司空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其实朱春的想法很简单,前线二徐手里的二十万大军中,就包括扬州兵,他的思维偏保守,不想更进一步,守住一亩三地就心满意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