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章 势如破竹,再征汝南(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徐元的作战风格确实和项羽很相似,都是自己带领小股精锐骑兵正面击溃敌人中军,导致全方面的溃败。
  后面的大部队步兵再紧随收割,都是属于暴力类型,以少胜多是常态,军队太多反而会影响发挥。
  “不过如此,还是徐司马配合的好,若无后方大军的紧密追击,恐怕我就交代在那了。”徐元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商业互吹。
  “看来过程确实比想象中要顺利的多啊,新莽军没有造成过多的阻碍和威胁,相信用不了多久,还于旧都,也将不在话下。”
  徐旻憧憬道,他的毕生梦想都是让自己的清河徐恢复到昔日大将军徐宁时期的繁荣强大。
  而不是南阳徐家的附庸,自从武帝分家以来,两者的实力都是差不了多少的,交替在朝中掌权,可现在自家就要落后太多太多。
  国家大权把持在徐华手里,乃当朝的宰执!位高权重,独霸朝堂,他若是发起怒来,连天子都要恐惧。
  而徐忠则是军事上的领导者,不仅有自己的荆扬派嫡系,而且还深得徐元的西凉派追捧,国家最强的四支军事力量,他握着其中之二!
  徐元也更不用说,大汉第一猛将,对标新莽吹捧的“军神”的王邑。
  而这三个重量级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南阳徐氏的子弟,牢牢控制主导权。
  而本来与之并列的清河徐家呢?只有徐旻一个人苦苦支撑,其他的兄弟叔伯确实都是大官,但也大多集中在河北,也就是邺城。
  南阳正统朝廷的力量相当有限,如此自己何时才能带领家族复兴呢?
  而这场战争,就是机会!他要立下足够的战功,拥有足够的筹码,以便将来能争夺到朝廷的官职。
  其实之前之所以两徐交替掌权是有客观因素的,那就是皇帝有意的推波助澜,没有哪个君主希望一家一直掌权。
  即使对方绝对忠诚,该有防备也不能少。
  所以武帝刘彻煽动昔日的徐晔徐南二人反目,从而导致徐家整体的力量被分割。
  皇帝控制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个皇帝上位,就任用另一个势力稍弱的徐家,由此形成制衡,这一点也是两徐家主的共识。
  很恐怕,还不用自家人争个头破血流,所以一直心照不宣。
  可现在不同了,皇帝的权力大损,而是集中在宰执徐华手里,这种制衡当然也消失不见。
  徐旻并非蠢人,他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内耗,但未雨绸缪还是要做的。
  老祖宗钦点真龙天子这件事他知道,所以才更有争夺筹码,新帝继位,削弱南阳徐家几乎是必然。
  而清河徐家,也将迎来久违的复兴!这也是父亲临死前的执念,徐旻毕生的夙愿。
  ………
  大汉天元三年,六月五日,也就是半个月后,汉军突破济阴防线,十万新莽军大规模溃败,伤亡两万余。
  而汉军也在继续扩大战果,各地郡县望风而降,喜迎王师,他们舍弃了腐朽的新朝,而迎接了先进仁慈的大汉。
  就如同之前一样,无论豪强还是百姓,都再次念起了大汉的好。
  所以徐元徐旻等人的进攻并没有遇到哪怕一丝波折,几乎是所向披靡,被打怕的王寻再也不敢正面面对徐元的西凉铁骑。
  主将的退缩,导致大军溃败的更加严重了,又过了半个月,十六万新军退守陈留,兖州大部分已经沦入敌手。
  被徐华看好的李扬也展现出了非一般的军事才能,几千人在他的带领下,经常击败上万人,由此得到了徐元的青睐。
  这个人带的是凉州兵,本质上属于自己的部下,再加上是大哥徐忠亲自举荐并看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