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情势这么紧张了?(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99章 情势这么紧张了?
  不得不说多尔衮对人心有着极深的把握。
  他只在姜之升入京时见过一面,却于这短暂时间里把握住了对方心中所想。
  待到关键时刻,这心中所想化为了姜瓖最大的破绽,进而助清廷除掉了当前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当然,除掉姜瓖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距离握紧大同边军还需好好操作一番。
  归到根里,不论姜瓖这个总兵,还是多尔衮这个王爷,他们都只是手下一个个小集团的利益代言人而已。
  莫看他们在好些时候都似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但实际上那些决定的做出都是在细细权衡各方利益之后,少有能全凭喜好的时候。
  便似那多尔衮。
  后世人都传他因与福临老娘生有情愫而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皇位,又云他是因无子才没有那等心思。
  可他先是与豪格争得几乎你死我活,又将自己的封号从摄政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一路升到了皇父摄政王。
  若非半生征战的多尔衮在三十八岁那年从马上摔死,他这正儿八经的开国之君当也能实至名归。
  那么问题便来了。
  拥有开国功劳的多尔衮为何不从皇叔父摄政王直接跳到皇帝?
  说白了不就是考虑朝中各方的意见。
  由此推之,多尔衮对大同边军的担忧既是因为对姜瓖这个人,亦是对这路边军整体。
  待除了姜瓖个人之后,或拉或打、或奖或罚都得对整个大同边军细细料理一番,所需时间自也非旬月能成。
  有了这番基础,去往应天的王正志便显得更加重要了。
  六月初九
  应天城外
  “王先生缘何再次到来?”
  看着眼前这不过九品的鸿胪寺司宾署丞,压抑在王正志心里的屈辱感立时便无法抑制。
  他在崇祯朝时便已官至户部左侍郎,现在更已成了清廷的二品大员,可此番南下出使,他先是在淮安好生遭了一番羞辱,若非有坤兴公主的书信傍身险些丧命于丘八手中。
  待到了这应天城外,南朝竟就派了这么个无足轻重的人前来迎接,他便是再想委曲求全却也难以承受了。
  “本官南来事关重大,似尔等小吏却无资格听闻,”说着,王正志便自顾自地朝码头上走来,待与那署丞错身之际才淡淡地说道:“若想知道本官来意,少不得也得来个四五品。”
  “且住!”
  按着王正志所想,不论南朝对议和有没有兴趣,那封由坤兴公主亲书的信函却当被各官重视。
  只要有着这番重视,他自能轻易破了南朝的下马威,届时运筹帷幄一番也不愁见不到皇帝。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那小小的九品官竟然如此大胆。
  就在错身之际,对方竟厉喝一声,随即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捕快衙役便拦在了码头当间,竟似要将他驱回一般。
  失算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