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不能让准噶尔无人能制(1 / 3)
第503章 不能让准噶尔无人能制
一个将将十岁的小女娃能问出什么?
大抵也就是些漂不漂亮,好不好看之类的疑惑。
对于那些偏向于八卦的问题,福尔卡多全程也只是在尽力敷衍,其真正的心思全都落在了腓力四世的低语上。
说起来也是极巧。
1618年,分处欧亚两端的旧霸主西班牙和大明同时进入了漫长的战争之中。
后来,挑战者法国和后金的君王病故,继位的路易十四和顺治不仅同样出生于1638年,朝中亦都有个皇太后和权臣把持朝政。
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到了这里便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由于和天启同年继位的腓力四世并没有意外死亡,欧陆上的旧霸权并没有似大明那般一泻千里,哪怕其内里矛盾和财政上的困难并不比大明轻上半分,但欧陆的旧霸权终还是撑到了挑战者生出内乱。
腓力四世给福尔卡多的低语便是在说法国的内部矛盾。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番巧合,大清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肃亲王豪格,法国也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孔代亲王。
当然,孔代亲王只是一个皇族分支,并没有前任皇帝长子的身份,但当代的孔代亲王不单是优秀的将领,亦还是极为出众的政治家,他带给当朝权臣的压力甚至要比豪格这个先帝长子还要强上几成。
腓力四世看得明白,法国宰相马萨林从执政之初便借着与西班牙开战的机会持续削弱贵族的力量,待到此时不单法国贵族怨声载道,便是平民对王权的忍耐也已到了极限。
此等情形之下,只要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法国内部的矛盾必然无法压制。
届时王权与贵族、平民之间必然爆发激烈的争斗,他西班牙也将拥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对于这种猜测,福尔卡多似还有些疑虑,但远在万里之外的朱慈烺却极为认同。
归到根里,面对一个有可能战胜的强大敌人,法国上下能摒弃仇怨共同一心,清廷上下也能将争斗控制在一定程度,但当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的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局面发生变化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也正因此,朱慈烺才将三国使者暂留于应天,为的便是在欧陆战局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至于无从下手。
——
乾清宫.暖阁
这几个月里,倒也没发生什么大事。
宿卫左右两军毫无波澜地将襄阳、合肥拢入手中;咨议局对地方的渗透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再似什么工厂、海贸之类的事情自不需多说,毕竟这些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不算完善的体系,诸项事情都能按着惯性推动,乾清宫收到的题本也便多是些报告性质的。
当然,朱慈烺身为大明的皇帝自不会无事可做。
“襄阳既已拿下,孙守法、贺珍便往甘肃走一趟吧。”
朱慈烺一面将有关南阳、淮南的战报放到一旁,一面便朝着内阁几臣吩咐了起来。
由于早前几战的关系,清廷已无力固守这两片区域,留在此地的兵马多也只是些老弱残军而已。
侯承祖与赣南各军所负责的合肥却也不必多说,基本上都是大军未至各城便已望风而降;而方国安和湖南各军所负责的襄阳却微微出了一点乱子。
襄阳守将名为王光泰,自其兄王光恩于赣州一战被俘之后,他们兄弟几人便一直在尝试与明军接触,以求将其赎回。
对此,朱慈烺一直不置可否,前方的将领也不敢擅自做主,此事也便拖了下来。 ↑返回顶部↑
一个将将十岁的小女娃能问出什么?
大抵也就是些漂不漂亮,好不好看之类的疑惑。
对于那些偏向于八卦的问题,福尔卡多全程也只是在尽力敷衍,其真正的心思全都落在了腓力四世的低语上。
说起来也是极巧。
1618年,分处欧亚两端的旧霸主西班牙和大明同时进入了漫长的战争之中。
后来,挑战者法国和后金的君王病故,继位的路易十四和顺治不仅同样出生于1638年,朝中亦都有个皇太后和权臣把持朝政。
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到了这里便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由于和天启同年继位的腓力四世并没有意外死亡,欧陆上的旧霸权并没有似大明那般一泻千里,哪怕其内里矛盾和财政上的困难并不比大明轻上半分,但欧陆的旧霸权终还是撑到了挑战者生出内乱。
腓力四世给福尔卡多的低语便是在说法国的内部矛盾。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番巧合,大清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肃亲王豪格,法国也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孔代亲王。
当然,孔代亲王只是一个皇族分支,并没有前任皇帝长子的身份,但当代的孔代亲王不单是优秀的将领,亦还是极为出众的政治家,他带给当朝权臣的压力甚至要比豪格这个先帝长子还要强上几成。
腓力四世看得明白,法国宰相马萨林从执政之初便借着与西班牙开战的机会持续削弱贵族的力量,待到此时不单法国贵族怨声载道,便是平民对王权的忍耐也已到了极限。
此等情形之下,只要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法国内部的矛盾必然无法压制。
届时王权与贵族、平民之间必然爆发激烈的争斗,他西班牙也将拥有扭转局面的机会。
对于这种猜测,福尔卡多似还有些疑虑,但远在万里之外的朱慈烺却极为认同。
归到根里,面对一个有可能战胜的强大敌人,法国上下能摒弃仇怨共同一心,清廷上下也能将争斗控制在一定程度,但当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的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局面发生变化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也正因此,朱慈烺才将三国使者暂留于应天,为的便是在欧陆战局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至于无从下手。
——
乾清宫.暖阁
这几个月里,倒也没发生什么大事。
宿卫左右两军毫无波澜地将襄阳、合肥拢入手中;咨议局对地方的渗透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再似什么工厂、海贸之类的事情自不需多说,毕竟这些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不算完善的体系,诸项事情都能按着惯性推动,乾清宫收到的题本也便多是些报告性质的。
当然,朱慈烺身为大明的皇帝自不会无事可做。
“襄阳既已拿下,孙守法、贺珍便往甘肃走一趟吧。”
朱慈烺一面将有关南阳、淮南的战报放到一旁,一面便朝着内阁几臣吩咐了起来。
由于早前几战的关系,清廷已无力固守这两片区域,留在此地的兵马多也只是些老弱残军而已。
侯承祖与赣南各军所负责的合肥却也不必多说,基本上都是大军未至各城便已望风而降;而方国安和湖南各军所负责的襄阳却微微出了一点乱子。
襄阳守将名为王光泰,自其兄王光恩于赣州一战被俘之后,他们兄弟几人便一直在尝试与明军接触,以求将其赎回。
对此,朱慈烺一直不置可否,前方的将领也不敢擅自做主,此事也便拖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