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021 索洛维约夫要去天津卫(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索洛维约夫在潘家的府上,也有些好奇,为什么显赫一时的潘启官,也就是潘有度的父亲潘振承,虽然是起于微末,还跑去吕宋做过生意,但这个官办商行的继承,为什么会落在排行第四的潘有度这里呢?
  潘有度听了以后,倒也满足了索洛维约夫的好奇心。
  他排行第四,二哥潘有为是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及第,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也是在四库全书馆的缮书处做过复校官,后来还任过盐官,是正二品致仕返乡的。
  “二家兄也不喜欢城中热闹,在别馆倒是能享个清净,此间也少问世事,不过是闭门读书,有时也会寻亲访友。”
  不过考虑到了潘有为也是年纪不小,自然也可以理解。
  而且伍秉鉴的父亲,还曾经是启官号同文行的账房,说起来十三行最兴盛的乾隆到嘉庆年间,不少商号都是从他家这样的商号孵化出来的。
  或多或少,也都有些联系,潘有度还是在其父去世,上任总商自杀以后接受了十三行总商的地位。
  伍秉鉴哪怕有后来居上之势,在潘家面前也要恭敬客气。
  潘家的第二代,在经营商行刚刚发达起来的时候,就是诗书传家。
  从潘有为以后,也是出了三四位进士,还出过清末民初的诗人,经商的业务范围倒是很少再和洋行接触。
  潘有度自己的态度,确实也能够看出来,他是特授的翰林,他二哥那是正牌的进士。
  至于乾隆三十七年那一榜,潘有度倒是也引为趣事。
  但他却又不说是怎么回事,索洛维约夫听了都有些着急。
  “索将军也想知道?”
  “有些意思,为什么我又不能知道呢?”
  “家兄的同年,此时尚在朝中有人。不过有华夷之辨,将军又知朝廷防范英夷甚严。”
  “某自然知道天朝法度,总商不必多言。”
  但诏书下来了,这边俄国的船队,就要等着风信出发。
  1816年的船,能在海上跑长途的,还都是帆船,动力上也没有那么先进。
  蒸汽动力,此时也就是辅助作用。
  在临行的时候,还是在潘家的宅院里,潘有度摆下宴席,算是要送行。
  “索将军此去,也是面见天子,代表俄国君上前来朝贡,我等代表制台蒋大人,抚台董大人,在此摆下筵席,祝将军此去诸事遂心,又能使圣心大悦.”
  潘有度的致辞,说的也很多,总之在朝贡这个前提下,俄国一方要是想把事情办成,确实也要放低姿态。
  他是具备全权的正使,清朝这边也是知晓的。
  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到底是外交谈判还是仅仅朝贡,这个就要看双方接下来在天津的见面了。
  索洛维约夫虽然心里有底,费了这么多钱,安排了这么多机关,还要互通有无的做生意,又要外交谈判,不拿出来点成果,他也是不好回到彼得堡去的。
  如果像是英国人那样,最后连面见皇帝,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愚蠢。
  英国人在19世纪,因为其实力,多少还是有些自带的傲慢。
  别国在这种时候,很少会见到如此的情况。
  索洛维约夫的目的,也是要把事情办成,因此他也没有自己加戏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