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034喝多的索洛维约夫大战不禁烟的(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做的那个驰禁鸦片的事情,不到时候看到,你也不会知道这这么一号脑血栓操作。
  后来他干脆就被道光强制退休,直接以六品官的身份退休回家,可以说是丢大了人。
  而且索洛维约夫上来用了一句中庸,这还是比较客气的。
  他的意思是“德位相配”,无位而制订礼,这是缺乏执行力的。无德而制订礼,这是缺乏说服力的。
  德不配位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可翰林又曾知道,泰西诸国,先后大战二十余年,如今在奥京维也纳,会盟数月,方得以弭兵。国战之间,各国实力相近,征战不休,而兵戈之利,也是日新月异。而天朝周边,自乾隆年间平准格尔、大小金川、回部、林爽文,征缅甸、安南、廓尔喀以后,四海升平,不过还有些区区乱匪而已,兵戈之利,若不见强敌,兵必倦怠,而为积弊。而大清龙兴关外,也有炮火之利,方才我也禀奏王爷,如今谈论兵戈,则不免选用利器,发炮而击数里之外,又有楼船巨舰,内装‘大将军炮’百门,试问翰林可以礼乐拒之否?”
  说起来,喝高了的索洛维约夫,讲起话来还挺凶狠的。
  许乃济就没防备,这货居然直接把清朝还是后金时,自造红衣大炮和引入炮兵以及新式武器的旧事给拿了出来。
  算是在大清玩了政治正确,甚至在场的满蒙勋贵和汉人士大夫还得私底下点个赞。
  前者是被提到了“龙兴关外”,后者则是觉得讲的有道理,而且后面还更毒舌一些。
  弄的智亲王觉得,是不是老祖显灵,哪个毒舌的列祖列宗突然上身了。
  “仁义虽好,可以教化万民,然而战场之上,却万万讲不了仁义。不然如宋襄公,其志可嘉,然而与楚国争霸,不自量力,兵不半渡而击,又不趁楚军列阵迎战,以礼合之,最后不过是被楚师击败的下场。敢问这种仁义,就是扛起了大旗,又能用么?”
  他还要说,这会儿还是章煦过来给拉住了。
  许乃济的父亲许学范,是潘有为和章煦的同年,他们都是乾隆三十七年进士。
  和做学问一辈子翰林的状元金榜,家里有钱还有才的潘有为,以及熬出资历最后成为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章煦不一样,他的强项是教育儿子,七个儿子在科场上最低也是举人,中进士的都是翰林。
  许乃济一门七人登科,或中举或进士,家教自然是好的,然而他的书读的虽多,但是问题却一直很严重,这个认识都成了问题。
  以后马大胡子都要给他单独开一段话来,批判他在鸦片问题上的“驰禁说”。
  索洛维约夫今天说话,都是引经据典的来,还是一个洋人,虽然用词糙了点,但是他说的话却很有道理。
  “将军饮酒还是多了一些,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章中堂以为我言有理乎?”
  他还开始了,多少是有点滑稽。
  “将军,确实有些道理。”
  “不可效仿宋襄公的仁义,虽然他人还不错,兄友弟恭,与庶兄目夷能够好好治理宋国,也能够帮助齐孝公回临淄为国君,然而泓水之战如此行为,不过是蠢猪的仁义罢了。”
  他今天兴致还不错,酒量不行是真的,这喝了还要跟清朝的翰林对战,甚至还不给对方机会,一直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就是等到了有军机大臣来了,方才作罢。
  这下子,许乃济丢人可是丢大发了。
  索洛维约夫的书确实读的不错,说的也很有道理。
  这样都没法反驳,也就是这样了。
  至于翰林的面子么,倒也没有那么重要。
  赐宴的时候,这还是当天晚上。
  索洛维约夫第二天也只管休息,倒也没有给庆郡王讲什么,反正就是喝高了那种,睡的那叫一个塌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