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036 保和殿赐宴(下)(4 / 4)
有人喜欢唱戏,有人喜欢盖章,有人喜欢当木匠,还有人喜欢开水陆道场,甚至还有人在修仙呢。
其实有的帝王业余爱好是艺术,反而是好事,只是不要搞的那么劳民伤财。
嘉庆回宫以后,又看了一遍礼单,多少还是有些兴趣的。
这个时候,兄弟们当中,能够讨论下艺术的,还是成亲王永瑆。
“十一哥啊,记得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英夷进贡的那些东西里面,就有天像仪和望远镜,这个俄国和法国,也是如此贡献的,而且还说诸天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夸父逐日,不就一直都追不到了么?”
“皇上,以臣所见,倒是世间万物,无穷无尽,不可尽知。”
“对啊,不可尽知。要是圣祖仁皇帝,还有咱们的皇太爷,世宗宪皇帝那会儿,洋人的这些教士,在京城的还是极多的。南弥德取的名字,大概就和南怀仁有些关系。现在看来,圣祖那个时候,还有皇阿玛在的时候,都防范着泰西各国。圣祖时和俄国打了几仗,北疆也就安定下来。这英夷呢.朕以为,皇阿玛那个时候对他们严加防范,还是对的。可是现在呢,又尾大不掉,粤海关每年上供的银子,多少都是从英夷手上得来的。英夷一事,还是要计较一番的。”
“皇上自有见地.”
“十一哥啊,你也不要总是说,朕自有见地。这英夷的事情,朕在臣工当中,听不到几句真心话,也就是咱们兄弟几个,还有这些子侄,能说上几句体己话。”
永瑆见到这样,也不得不说了。
他们兄弟四个之间,因为永璇的古怪,永瑆的吝啬和永璘的不着调,在乾隆最后一次更新传位诏书之前,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而且兄弟四个之间关系特别好。
永瑆这个时候呢,脑子也不太清楚,大概是从母妃金佳氏那里带来的什么问题。
老八和老十一,经常也会有些奇怪的举动。
但他脑子清楚的时候,办事还算是得力的,于是这会儿也就说了话。
“皇上,以臣之见。英夷通商,虽然能够得利,但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有一日英夷来犯,那就是先帝担忧之事,不得不防,又不得不通商。过去臣僚所言,不少还是假话,对皇上说真话的人,还是少了一些。然而臣也年老,不能替皇上分忧,只能见事,却不能决事。”
“这就够了,朕要的也是几句真话。十七弟上的折子里面,就有俄国使臣所言,讲的倒也是肺腑之言。”
“皇上不如过几日再行召见,或许也能见些章程?”
“这样.似有不妥吧?”
“以臣所见,伊既然为和好而来,自然也是有话要讲的。能对十七弟知无不言,对皇上倒也能讲很多话。”
永瑆虽然也是个挂机的王爷,但事情总是明白的。
他岁数也不小了,这些事情可是不想掺和。
提了一嘴,就完事了。
倒是对上了嘉庆的想法,他就是想单独召见一下俄国使臣,这种能够无障碍交流的洋人,年轻又精力充沛,而且还知无不言,知道的又很多,和传教士相比,是个更方便的了解西夷的渠道。
就是这种使者,来的次数也比较少,下次再来大概还要换人。
另外,就是要谈事,显然俄国人这是懂规矩的。
换成乾隆,先让福康安去看看他们要干啥,要签约?而且这条件提的,还相当的不懂规矩,就这还想通商,还要给个岛方便居住?
那就关门,放和大人,话讲的很好,英夷使者很满意,但是事情一概不办。
而俄国人懂规矩,而且还主动提供情报,提出来的要求,除了要在京城开个大使馆以外,别的都还能够接受。
那索性就谈一谈吧,正好索洛维约夫给嘉庆的印象就是活字典.(本章完) ↑返回顶部↑
其实有的帝王业余爱好是艺术,反而是好事,只是不要搞的那么劳民伤财。
嘉庆回宫以后,又看了一遍礼单,多少还是有些兴趣的。
这个时候,兄弟们当中,能够讨论下艺术的,还是成亲王永瑆。
“十一哥啊,记得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英夷进贡的那些东西里面,就有天像仪和望远镜,这个俄国和法国,也是如此贡献的,而且还说诸天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夸父逐日,不就一直都追不到了么?”
“皇上,以臣所见,倒是世间万物,无穷无尽,不可尽知。”
“对啊,不可尽知。要是圣祖仁皇帝,还有咱们的皇太爷,世宗宪皇帝那会儿,洋人的这些教士,在京城的还是极多的。南弥德取的名字,大概就和南怀仁有些关系。现在看来,圣祖那个时候,还有皇阿玛在的时候,都防范着泰西各国。圣祖时和俄国打了几仗,北疆也就安定下来。这英夷呢.朕以为,皇阿玛那个时候对他们严加防范,还是对的。可是现在呢,又尾大不掉,粤海关每年上供的银子,多少都是从英夷手上得来的。英夷一事,还是要计较一番的。”
“皇上自有见地.”
“十一哥啊,你也不要总是说,朕自有见地。这英夷的事情,朕在臣工当中,听不到几句真心话,也就是咱们兄弟几个,还有这些子侄,能说上几句体己话。”
永瑆见到这样,也不得不说了。
他们兄弟四个之间,因为永璇的古怪,永瑆的吝啬和永璘的不着调,在乾隆最后一次更新传位诏书之前,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而且兄弟四个之间关系特别好。
永瑆这个时候呢,脑子也不太清楚,大概是从母妃金佳氏那里带来的什么问题。
老八和老十一,经常也会有些奇怪的举动。
但他脑子清楚的时候,办事还算是得力的,于是这会儿也就说了话。
“皇上,以臣之见。英夷通商,虽然能够得利,但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有一日英夷来犯,那就是先帝担忧之事,不得不防,又不得不通商。过去臣僚所言,不少还是假话,对皇上说真话的人,还是少了一些。然而臣也年老,不能替皇上分忧,只能见事,却不能决事。”
“这就够了,朕要的也是几句真话。十七弟上的折子里面,就有俄国使臣所言,讲的倒也是肺腑之言。”
“皇上不如过几日再行召见,或许也能见些章程?”
“这样.似有不妥吧?”
“以臣所见,伊既然为和好而来,自然也是有话要讲的。能对十七弟知无不言,对皇上倒也能讲很多话。”
永瑆虽然也是个挂机的王爷,但事情总是明白的。
他岁数也不小了,这些事情可是不想掺和。
提了一嘴,就完事了。
倒是对上了嘉庆的想法,他就是想单独召见一下俄国使臣,这种能够无障碍交流的洋人,年轻又精力充沛,而且还知无不言,知道的又很多,和传教士相比,是个更方便的了解西夷的渠道。
就是这种使者,来的次数也比较少,下次再来大概还要换人。
另外,就是要谈事,显然俄国人这是懂规矩的。
换成乾隆,先让福康安去看看他们要干啥,要签约?而且这条件提的,还相当的不懂规矩,就这还想通商,还要给个岛方便居住?
那就关门,放和大人,话讲的很好,英夷使者很满意,但是事情一概不办。
而俄国人懂规矩,而且还主动提供情报,提出来的要求,除了要在京城开个大使馆以外,别的都还能够接受。
那索性就谈一谈吧,正好索洛维约夫给嘉庆的印象就是活字典.(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