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037 大清和沙俄之间并不顺利的第一(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是这样,倒是可以回复。这五条当中,领事馆之事,本系在口岸通商,恰克图早已有之,可以依照旧例。塔尔巴哈台之事,着伊犁将军斟酌办理,但不可立即同意。朕倒是还要看看,这里面会有些什么机关。”
  “皇上,那通商之事呢?”
  “这上面写的倒也清楚,俄国在夜叉国和流鬼国地方,也有领地,他们从这里引进毛皮和药材,过去销售的途径确实也有些问题。朕在此特意恩准新增两处通商口岸,而广州‘领事馆’,只可以商馆旧例,居于澳门,依各国旧例。”
  嘉庆说到这里,还有他特意在托津呈上来的折子上,朱批了一些地方。
  等到索洛维约夫这边,拿到皇帝的第一次回复时,也并不能说满意,但这还在他的心理预期上。
  关税和陋规之说,在俄国这边的口岸还少一些,恰克图经常是以物易物,晋商虽然老抠又奸猾,但还不至于像是十三行这边闹出许多事情来。
  而且陋规的各项费用,主要的问题就出现在广州的粤海关。
  乾隆二十二年的“告御状”,就是因为浙海关和粤海关的海关税费定价差距极大导致的。
  当然了,事实上“一口通商”,也就限制了英国人,因为他们事情闹的最多。
  而其他国家,偶尔还可以经过粤海关以外的口岸来贸易。
  至于俄国这边,上一次能在广州卸货,也算是个特例。
  这一次可是要谈的,因此嘉庆皇帝还是有些慎重。
  领事馆一事,都被降格为商馆,并不具有什么外交权限。
  而陋规一说,和俄国商人向来关系比较好,两边交易经常也不用银钱。
  通商的话,此前一直在谈判,塔尔巴哈台和广州之事,算是特准的。
  但互派大使这件事情,嘉庆皇帝此时还是不同意的。
  他表示礼节性的回访,像是图里琛当年前往俄国京城,结果赶上彼得大帝出门打瑞典人不在家。或者是雍正年间的旧例,两国互相派遣使者,这还是可以的。
  但常驻的大使,按康熙年的旧例,往往也都是临时性质的,因此这一点此时还是予以驳回。
  只不过和对英国人的讲法,已经温和了很多。
  索洛维约夫看到了嘉庆的御笔回复以后,倒也放下心来。
  能够办成其中几件事情,就算是赢了。
  不过考虑到气候转凉,渤海又要封冻,以及此时并没有合适乘船返回的风信,索洛维约夫还是要留在这里的。
  谈判因为时节接近了冬季,俄国使者从陆路和海路返回,也并不合适。
  只是俄国的西伯利亚总督,现在已经换成了斯佩兰斯基,也算是索洛维约夫的妹夫,恰克图和塔尔巴哈台的大臣,也向嘉庆皇帝通报了这个事情。
  看起来俄国方面还是有些诚意,因此嘉庆也不着急。
  过些日子,如果得空的话,还要单独在养心殿召见俄国使臣。
  索洛维约夫在庆郡王的府邸里又被晾了一阵,嘉庆给各国使臣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他这样住在王府里,倒也颇为舒适。
  眼看着卡佳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开始有些不方便,他这段时间还真走不了。
  嘉庆要两位军机大臣的回复,也是要体现天朝上国的“宽容”,特准各国使者在京城,随行兵丁分别在天津和广州过冬。
  然后,还有一件事情,就牵扯到了嘉庆皇帝的敏感神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