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突厥来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让人觉得有些惊愕和怪异的是,渭水两边密布的大军,竟都是打着李字大旗,若是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家的兵马。只是很明显,渭水北岸的大军气势更壮,声势更隆。
  太极殿的朝堂上,大唐的君臣们正在此处商议应对事谊。
  侯君集做为大唐名义上总领兵马的太尉,站在殿中汇报着敌情:“启禀太上皇、皇上,末将亲自带人察看过了,突厥人在渭水北岸列了四个巨大的阵营。”
  “每个人阵营不下二十万人马,突厥总兵力不低于八十万。”
  “而且多是身材健硕、正当壮年的兵卒,他们进退之间,井然有序,营垒扎的十分坚固,每营外皆有壕沟、鹿角。明明是进攻的一方,却依然如此谨慎。”
  “可见右贤王号令如山,军容严整,比之贞观十年丰州城外也不遑多让,依末将来看,此次乃大唐立国三十年以来最为棘手的劲敌啊!”李靖也是脸色凝重的附合道:“不错,太上皇,皇上,各位大人,突厥人来势汹汹,又步步为营,将长安以北的诸多城池一一攻克,搜刮了足够的钱粮,后顾无忧。”
  “此次一个应对不好,长安有不保之虞啊!”
  众臣脸色大变,轰的一声宣闹起来,纷纷议论着:“突厥人来者不善,我们虽有百万大军,却是不敌骑兵,一旦长安失守,整个关内道将再无险隘可以抵挡。”
  “就是,长安城虽然高大,却无法久守。早知如此,还不如退至洛阳,有潼关天险,或许还能阻挡。”
  “是啊,若是胡虏围而不攻,或者留下一部守在城外,其他兵马四处攻掠,要不了多久,长安就会成为孤城。城内人口众多,消耗起来也承受不住。”
  “不需太长时间,只需三个月,长安将不攻自破。”
  “该怎么办呢?难道还要像武德九年一样,倾府库之财,以退敌兵?”
  “.”
  侯君集和李靖这两名目前在大唐军中硕果仅存的帅将都是一脸的沉重,这让殿内的文臣武将们,都是情不自禁的慌乱了起来。
  之前虽然听说突厥人声势浩大,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仅仅只是听说,当这些人真的杀到了长安城外,众人还是害怕起来,之前李世民复生带来的平静,瞬间烟消云散。
  侯君集虽然知道内情,此时也有些慌了。
  他不知道皇上用了何种方法控制突厥人,但现在对方大兵压境,手握这么强憾的实力,对方万一起了歹心,想趁此摆脱束缚,那这局面就将彻底失控。
  他情不自禁的看向那个坐在丹墀左侧小龙椅上的身影,待看到对方那沉静如水的面容,也不自觉的压下了嘭嘭直跳的内心。
  房玄龄却是面容冷静的上前道:“太上皇、皇上,那突厥人昨晚就到了,按理来说,远来疲敝,休息一晚,也在情理之中。今日上午的此时,应该就会攻城。”
  “可直到现在,前方也没有传来突厥人进攻的架势,或许此时突厥人也在犹豫。”
  “两国交兵,按照惯例,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信使前来交涉。若是突厥人所求不过份,我们尽量和谈,还是能不打就不打。”
  话音一落,众臣纷纷上奏道:“是啊,能和谈最好就不要打,一场大战下来,恐我们双方都讨不了好处。”
  正在这时,左监门卫大将军常胜前来禀报:“启奏太上皇、皇上,西门传来消息,突厥派出使臣来到金光门外,要求面见我大唐皇帝,请太上皇、皇上示下。”
  “使臣是何人?”李世民问道。
  “突厥左大当户,赫尔木。”
  “竟是此人?”众臣听的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李承乾接口道:“父皇,突厥在横岭之战后,已分为东西两部,不过东部施罗叠率众深入我大唐,实际上右贤王的西部,现在已经是突厥汗国的正统所在。”
  “从这次右贤王集结八十万大军就能看出,他已经获得草原各部的认同。”
  “右贤王虽然还是称王,实际上已经是突厥的大可汗了。而这赫尔木,负责汗国的政务管理,相当于我们大唐的左右仆射,比房大人现在的位置还要显赫。”
  “这右贤王派他前来,可见不单单是宣战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