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三个条件(完)(2 / 3)
“不必如此,身为汉人,这本就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李言摆了摆手:“你们转告李世民,这三件事情,他做到一件,本王撤离长安;做到两件,本王退出定襄云中一线;三件齐备,大军撤过黄河,决不食言。”
得到了准信,三人此行也算是有了着落,都舒了口气。
当然,房玄龄知道,对方默默的为守护中原做出了这么多,就算不答应,以对方这样的心志和品性,也不会为祸中原的。
不过,他现在倒是十分愿意帮对方一个忙,因为他知道,这些举动都是对大唐十分有益的。能重铸大唐之魂魄,让江山更加牢固,传承的更加久远。在整个民族的未来面前,就算是李世民,也要做出妥协。
几人坐着来时的马车,离开突厥军营,一路上三人都是神情凝重,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进入长安城的时候,房玄龄开口道:“窦公,你是宗正寺卿,德高望重,又是皇族姻亲,太上皇平时对你也很是敬重。这与右贤王谈判一事,涉及到皇家密闻。”
“老夫是外臣,不便参与,待会儿还是由你和太上皇汇报吧!”
“老房你.”
窦诞本来还想着三人一块儿去交差,这其中颇多有损太上皇颜面之事,正愁的不知该怎么交待,没想到对面的房老头儿就想撂挑子,于是寿眉一扬,吹胡子瞪眼睛的。
“哼,老夫是宗正寺卿没错。”
窦涎被房玄龄一提醒,也发现自己干嘛要想着怎么交待啊?这事怎么说都会让太上皇震怒,与其去纠结用辞,还不如躲掉最好,于是理直气壮的说道:“可老夫一向只负责皇族内务,不参与朝政。”
“这次出使,只负责验证这右贤王的真实身份,其他的事情,不归老夫管。”
不过窦涎想了想,若是把这事全推到房玄龄一个外人身上,也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于是看了看另一边闭目养神的李道宗,眼珠一转,没有再揪住房玄龄不放,而是说道:“你是外臣,老夫也姓窦,若论亲近,还是道宗最近。即是宗室,又是太上皇堂兄。”
“道宗啊,这是你们李家内部的事情,我和老房都不便参与,还是你去汇报最合适啊!”
“不错,窦公所言及是。”
房玄龄连忙调转枪口,默契的联合窦涎一致对外:“江夏王,李言是你的堂侄,说到底,这还是你们李家的家务事。你去向太上皇汇报,能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最为妥当。”
“岂有此理,你们两个老匹夫?”
李道宗武将出身,没文臣那么斯文,见两个老家伙想算计自己,也是勃然变色:“休想把这差使推到本王头上,本王就是个武夫,只负责责打仗,无论是政务还是宗室,一概不参和。”
“论公,此事归你左仆射管;论私,归你宗正卿管,关我屁事儿,我就是来做个见证,临时被皇上指派来。若按太上皇的意思,本来应该是侯君集来的。”
“想来太上皇的意思,就是让本王看一下突厥人的虚实,本王只管汇报突厥人的军容情况,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窦涎一听这话,顿时也出言道:“即然这样,老夫只管汇报右贤王身份之事,其他的,也什么都不知道。”
“你们.”
房玄龄脸色也板了下来:“你们好不讲理,这明明是你们李家之事,却推到老夫一个外臣身上,如此做为,哪有一点儿担当?”
“哼,老房,你也别叫屈?”
李道宗顿时冷嘲热讽起来:“你可是从太上皇做秦王时就追随了,一向被倚为谋主,天下人谁不知道,房谋杜断吗?当初的玄武门之变,和你这个谋主,脱不开关系。”
“刚刚右贤王幸好没想到这一茬儿,否则说二郎的事情,都是你撺掇的,恐怕你今天就回不来了。”
“就是,道宗说的没错。” ↑返回顶部↑
李言摆了摆手:“你们转告李世民,这三件事情,他做到一件,本王撤离长安;做到两件,本王退出定襄云中一线;三件齐备,大军撤过黄河,决不食言。”
得到了准信,三人此行也算是有了着落,都舒了口气。
当然,房玄龄知道,对方默默的为守护中原做出了这么多,就算不答应,以对方这样的心志和品性,也不会为祸中原的。
不过,他现在倒是十分愿意帮对方一个忙,因为他知道,这些举动都是对大唐十分有益的。能重铸大唐之魂魄,让江山更加牢固,传承的更加久远。在整个民族的未来面前,就算是李世民,也要做出妥协。
几人坐着来时的马车,离开突厥军营,一路上三人都是神情凝重,陷入了沉默之中。
在进入长安城的时候,房玄龄开口道:“窦公,你是宗正寺卿,德高望重,又是皇族姻亲,太上皇平时对你也很是敬重。这与右贤王谈判一事,涉及到皇家密闻。”
“老夫是外臣,不便参与,待会儿还是由你和太上皇汇报吧!”
“老房你.”
窦诞本来还想着三人一块儿去交差,这其中颇多有损太上皇颜面之事,正愁的不知该怎么交待,没想到对面的房老头儿就想撂挑子,于是寿眉一扬,吹胡子瞪眼睛的。
“哼,老夫是宗正寺卿没错。”
窦涎被房玄龄一提醒,也发现自己干嘛要想着怎么交待啊?这事怎么说都会让太上皇震怒,与其去纠结用辞,还不如躲掉最好,于是理直气壮的说道:“可老夫一向只负责皇族内务,不参与朝政。”
“这次出使,只负责验证这右贤王的真实身份,其他的事情,不归老夫管。”
不过窦涎想了想,若是把这事全推到房玄龄一个外人身上,也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于是看了看另一边闭目养神的李道宗,眼珠一转,没有再揪住房玄龄不放,而是说道:“你是外臣,老夫也姓窦,若论亲近,还是道宗最近。即是宗室,又是太上皇堂兄。”
“道宗啊,这是你们李家内部的事情,我和老房都不便参与,还是你去汇报最合适啊!”
“不错,窦公所言及是。”
房玄龄连忙调转枪口,默契的联合窦涎一致对外:“江夏王,李言是你的堂侄,说到底,这还是你们李家的家务事。你去向太上皇汇报,能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最为妥当。”
“岂有此理,你们两个老匹夫?”
李道宗武将出身,没文臣那么斯文,见两个老家伙想算计自己,也是勃然变色:“休想把这差使推到本王头上,本王就是个武夫,只负责责打仗,无论是政务还是宗室,一概不参和。”
“论公,此事归你左仆射管;论私,归你宗正卿管,关我屁事儿,我就是来做个见证,临时被皇上指派来。若按太上皇的意思,本来应该是侯君集来的。”
“想来太上皇的意思,就是让本王看一下突厥人的虚实,本王只管汇报突厥人的军容情况,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窦涎一听这话,顿时也出言道:“即然这样,老夫只管汇报右贤王身份之事,其他的,也什么都不知道。”
“你们.”
房玄龄脸色也板了下来:“你们好不讲理,这明明是你们李家之事,却推到老夫一个外臣身上,如此做为,哪有一点儿担当?”
“哼,老房,你也别叫屈?”
李道宗顿时冷嘲热讽起来:“你可是从太上皇做秦王时就追随了,一向被倚为谋主,天下人谁不知道,房谋杜断吗?当初的玄武门之变,和你这个谋主,脱不开关系。”
“刚刚右贤王幸好没想到这一茬儿,否则说二郎的事情,都是你撺掇的,恐怕你今天就回不来了。”
“就是,道宗说的没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