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盛世大唐(结束)(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使得李世民的形象更加高大和光辉,朝庭也获得民心的空前拥护。当然,也是因为李世民早已退位,现在的皇帝宽厚仁慈,这些父辈的恩恩怨怨,与下一代无关。
  百姓们只希望,两支大唐的血脉能如他们的父辈一样,化解恩怨,永世修好,这样天下百姓都能安享太平。
  这一切尘埃落定后,突厥大军也撤回草原,将关内道的土地都还给了大唐,并确定了十年不南侵的和平约定。
  李世民决定,抓住这十年的机会,彻底解决大唐内部的所有问题,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坚不可摧的江山。
  突厥人撤走后,朝庭派出大军接手关内道北部,并直接将北方所有土地分给底层百姓。此举得到了北方穷苦百姓的巨大的拥护。朝庭趁此机会,征兵三十万,用来守卫北方。
  而同时,西去的世族发现中原的战争并没有打起来,纷纷回归,只是土地已经被瓜分,朝堂上也没有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只能做为商贾回到长安城。
  心有不甘的世族们,祭起了杀器,煽动百姓,带头抛售大唐货币,挤兑银子拉回西域。
  对此李世民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这是经济领域的战争,很难用武力干涉。若是强行禁止更换,只能让更多的百姓怀疑钱库已空,界时纷纷兑换,大唐货币就会成为废纸一张,朝庭信用也会完全破产。
  不过此时李世民却是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在朝庭的统筹安排下,无论有多少货币,全都汇兑,来者不拒,直到世族将手中所有的货币全都换成银子,一些百姓也顺利更换了。眼看三万万的总量,都快兑了近两万万贯,还有源源不断的银子拿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百姓们发现用银子确实不方便,还容易磨损丢失,于是又开始把银子换成货币,正常使用。
  最后世族们无奈的发现,这一招根本就威胁不到大唐。
  一计不成,世族们又想到了江南世族,他们知道朝庭北方土地已分,下一步必然是江南。于是暗中勾结,意图在朝庭对江南下手的时候,掀起战事,逼迫大唐妥协。
  李世民和李承乾早已暗中查知,却也没办法。
  若是只有一个江南,还能妥善处置,有了西域诸国的参与,大动干戈已是势不可免的。此事虽然避免不了,却可以提前预做安排,在用了三年时间,做出全面的应对后。开元四年,朝庭发布土地改制,要求江南和北方一样,将土地分给普通百姓。
  江南那些做威做福的世族当然不干,悍然发动了反叛。
  朝庭做了三年的准备,他们又何尝不是,只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杨广南下,还是入侵战争。
  大唐立国三十多载,江南早就就是大唐的领土了。
  朝庭打的是正义之战,更不用说,此举还诏告了天下,就是为普通百姓谋取土地。
  上有大义名份,下有百姓基础,世族豪门的顽抗,自然翻不起大浪。
  用了两年时间,在开元六年的时候,江南叛乱被平定,土地重新得到划分。
  当然,这段时间内,世族也免不了故技重施,得知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在背后支持。
  他们派出了无数的刺客,岂图将李世民给人道摧毁了。
  在这两年中,李承乾糟遇了三次刺杀,而李世民就高达三十多次,可见那些世族有多恨他。
  这些都在原本施罗叠的那道分身的保护下,一下化解了。
  到开元七年的时候,大唐原属中原的核心地带,已全部完成土地分配,自耕农的数量达到了九成以上,府兵制得到巩固。朝庭的军队,也都是些身家清白的农家子弟。
  自汉末以来,横行了数百年的世族门阀政治,被基本清空了。
  所有不愿意妥协的世族,都被赶到了西域,那里环境恶劣,资源不足,可以划地称王,却不足以入侵中原。再加上西域也不是没有敌人,北方的右贤王时不时的就大兵压境,使得他们无暇东顾。
  内部诸国的各怀心思,让他们也无法长期联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