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第二次徐州之战的序幕(5 / 6)
让他们尽快收复大沽口,接收军饷钱粮和战略物资。
接收完物资之后,立即出兵截断叛军的归路。
能够收复京师最好,纵使拿不下京师,也要控制附近的关隘,把叛军给我锁在关内。”
李牧淡定的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乱世之中,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边军响应了勤王号召,但在具体行动上,却是一路磨磨蹭蹭。
明显是长期没有获得后勤补给,边军上下对朝廷,肯定充满了怨念。
除了没有割据一方外,实际上这些边军部队,也有了军阀化的迹象。
哪怕是他这个老上司下令,大家的干活积极性依旧不高。
明面上的理由是筹措军饷钱粮,实际上还是为了保存实力。
为了让这帮人卖力干活,李牧也不得玩起了利诱。
进攻叛军不积极,但接收军饷钱粮和战略补给,肯定没人会拖沓。
纵使放开了手脚,能够向士绅们打秋风,边军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经历了一系列的天灾人祸后,北方的士绅大族,也被祸害的差不多了。
除了少数堡垒坚固的,还在硬挺着外,更多士绅的坟头草都比人高。
上面敲诈勒索,已经很难有多少收获。
强行进攻,就算打下来,也获得不了多少粮草。
牛逼轰轰的晋商集团,还没等李牧腾出手去找他们算账,就已经在乱世中走向衰落。
前面苦心积攒的财富,不是给叛军做了嫁衣,就是便宜了各路军阀。
以往那些引以为傲的人脉关系网,在乱世之中一文不值。
吃了一波晋商的遗产,收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古玩字画,但这些东西无法直接转化为实力。
钱粮和战略物资,都是边军最需要的。
尤其是武器弹药,边关的小作坊,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缺乏弹药补充,许多部队手中的火炮和火铳都成了烧火棍,被动成了冷兵器部队。
对李牧抛出的诱饵,诸将根本无法拒绝。
京师地区的位置非常关键,只要边军到了位置上,就是叛军北撤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哪怕将领发生了质变,但终归是勋贵子弟,同辽东叛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歼灭叛军,李牧也是尽力了。
倘若两道保险,都没有拦住敌军,那就是施家命不该绝。
…… ↑返回顶部↑
接收完物资之后,立即出兵截断叛军的归路。
能够收复京师最好,纵使拿不下京师,也要控制附近的关隘,把叛军给我锁在关内。”
李牧淡定的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乱世之中,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边军响应了勤王号召,但在具体行动上,却是一路磨磨蹭蹭。
明显是长期没有获得后勤补给,边军上下对朝廷,肯定充满了怨念。
除了没有割据一方外,实际上这些边军部队,也有了军阀化的迹象。
哪怕是他这个老上司下令,大家的干活积极性依旧不高。
明面上的理由是筹措军饷钱粮,实际上还是为了保存实力。
为了让这帮人卖力干活,李牧也不得玩起了利诱。
进攻叛军不积极,但接收军饷钱粮和战略补给,肯定没人会拖沓。
纵使放开了手脚,能够向士绅们打秋风,边军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经历了一系列的天灾人祸后,北方的士绅大族,也被祸害的差不多了。
除了少数堡垒坚固的,还在硬挺着外,更多士绅的坟头草都比人高。
上面敲诈勒索,已经很难有多少收获。
强行进攻,就算打下来,也获得不了多少粮草。
牛逼轰轰的晋商集团,还没等李牧腾出手去找他们算账,就已经在乱世中走向衰落。
前面苦心积攒的财富,不是给叛军做了嫁衣,就是便宜了各路军阀。
以往那些引以为傲的人脉关系网,在乱世之中一文不值。
吃了一波晋商的遗产,收获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古玩字画,但这些东西无法直接转化为实力。
钱粮和战略物资,都是边军最需要的。
尤其是武器弹药,边关的小作坊,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缺乏弹药补充,许多部队手中的火炮和火铳都成了烧火棍,被动成了冷兵器部队。
对李牧抛出的诱饵,诸将根本无法拒绝。
京师地区的位置非常关键,只要边军到了位置上,就是叛军北撤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哪怕将领发生了质变,但终归是勋贵子弟,同辽东叛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歼灭叛军,李牧也是尽力了。
倘若两道保险,都没有拦住敌军,那就是施家命不该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