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事了拂衣去(4 / 6)
到时候皇帝就算成年,想要亲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贺兄,你这就多虑了。
汉水侯如果对新君人选不满,前面就该提出来,没必要等到现在。
说句不好听的,他若是有支持人选,早在北伐开启前新君就定了下来。
依我看汉水侯多半是为了避嫌,这才故意不来参加登基大典。”
史清尘笑着解释道。
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他这位兼职兵部尚书,对汉水侯的实力了解最深。
以数万劲旅,就能击败数十万辽东叛军,这份实力早已经冠绝天下。
加上李牧在军中的影响力,他想要干什么,大家真拦不住。
在这种背景下,“避嫌”成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皇帝年幼,执掌全国军队的大臣进京,很容易让外界产生不好的联想。
李牧不过来,他们这帮文官互相制衡,谁也无法把持朝政。
对当下的局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汉水侯可以不来,但拥立之功必须算他一份。
待陛下继位之后,就把他列为匡扶社稷的首功吧!”
一旁的柏锦文开口说道。
政治是最现实的。
当实力到了一定程度,不需要亲自下场去争取,该有的一样都不会少。
在击败辽东军之后,朝中就有了加封李牧的声音。
倒不是百官公正无私,纯粹是因为局势需要。
不把汉水侯这个最大的军头安抚下去,大虞朝的局势就安稳不下来。
“嗯!”
“汉水侯劳苦功高,这些都是应有之义。
不过上一次朝堂上都做出了加封的决议,就被他推掉了,这一次多半也不会例外。
除了擢升爵位外,还要做好备选方案。
倘若加封本人,汉水侯推辞不受,那就追封其父母祖宗。”
万怀瑾想了想说道。
相比直接封赏本人,追封死去的祖宗,才是最惠而不费的解决方案。
死人头上的荣耀再多,也不会影响皇权的稳定。
现在的李牧,那是妥妥的功高震主。 ↑返回顶部↑
“贺兄,你这就多虑了。
汉水侯如果对新君人选不满,前面就该提出来,没必要等到现在。
说句不好听的,他若是有支持人选,早在北伐开启前新君就定了下来。
依我看汉水侯多半是为了避嫌,这才故意不来参加登基大典。”
史清尘笑着解释道。
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他这位兼职兵部尚书,对汉水侯的实力了解最深。
以数万劲旅,就能击败数十万辽东叛军,这份实力早已经冠绝天下。
加上李牧在军中的影响力,他想要干什么,大家真拦不住。
在这种背景下,“避嫌”成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皇帝年幼,执掌全国军队的大臣进京,很容易让外界产生不好的联想。
李牧不过来,他们这帮文官互相制衡,谁也无法把持朝政。
对当下的局势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汉水侯可以不来,但拥立之功必须算他一份。
待陛下继位之后,就把他列为匡扶社稷的首功吧!”
一旁的柏锦文开口说道。
政治是最现实的。
当实力到了一定程度,不需要亲自下场去争取,该有的一样都不会少。
在击败辽东军之后,朝中就有了加封李牧的声音。
倒不是百官公正无私,纯粹是因为局势需要。
不把汉水侯这个最大的军头安抚下去,大虞朝的局势就安稳不下来。
“嗯!”
“汉水侯劳苦功高,这些都是应有之义。
不过上一次朝堂上都做出了加封的决议,就被他推掉了,这一次多半也不会例外。
除了擢升爵位外,还要做好备选方案。
倘若加封本人,汉水侯推辞不受,那就追封其父母祖宗。”
万怀瑾想了想说道。
相比直接封赏本人,追封死去的祖宗,才是最惠而不费的解决方案。
死人头上的荣耀再多,也不会影响皇权的稳定。
现在的李牧,那是妥妥的功高震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