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挑拨西方局势(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48章 挑拨西方局势
  王陵明白阿尔沙克一世问这问题是想知道什么。
  这位想知道的并不是单单是大秦怎么派遣官吏治理地方,而是想知道大秦的行政区划如何,又是怎样根据行政区划来派遣官员,如何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监管。
  这位是想从大秦获得经验,然后来改造他的国家。
  对阿尔沙克一世想向大秦学习,借鉴大秦的先进经验,王陵自然是持欢迎态度。
  这种国家,越多越好!
  王陵回道:“我大秦治理地方上的官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像郡、县这两级的地方主官是由朝廷任命。”
  别觉得县令官好像不咋地,感觉像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实则县令的权力可不小,县可认为是后世的市,而县令作为一县最高主官,权力可想而知。
  但李念觉得大秦的郡县制要动一动,县还是有些大,当分出更小一些的行政区划,而且,县令作为一县之长,县内事务皆可由县令管辖,不仅让县令的权力太大,也不利于县的发展。
  县令毕竟只有一人,又不是人人都是洪武帝那种工作狂魔,怎可能将一县大大小小的事务全处理妥当?
  县必须要被分成更小的行政区域!
  在李念的计划中,郡便是省,县便是市,其下还要设乡。
  虽说大秦这时也有乡,乡的下面还有亭、里,但实际上,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只到了县这一级,甚至县都未必控制得有多好,否则项氏一族也不会在当地大摇大摆,行事无所忌惮。
  李念有心想改变这种情况,至少要想办法落实到乡这一级。
  只是李念目前没搞,原因很简单,要想完成他的想法,就必须得有足够的官员,而大秦现在的官员不够。
  并且,增加了官员,得给这些官员发放俸禄,总不能让人不吃不喝给大秦办事,而发放俸禄又得考虑大秦的财政承受能力。
  官员不是想增加便能增加,否则便会变成冗官,危害国家财政,北宋看似富有,可财政却吃紧,三冗之一的冗官功不可没。
  “另一部分则非朝廷任命,而是当地自行选取,譬如郡县中的小吏,便多由当地郡县自行任命。”
  要是连一个县的小吏都由中央朝廷任命,那中央朝廷每日要处理的事可就太多了。
  如果是在信息发达的后世,中央朝廷直接管理地方上的小吏选取,那有可行性,可在交通不便、信息落后的这个时代……
  王陵接着道:“郡县便是我大秦的行政分区,郡便相当于贵邦的行省,而郡又被分为多个县。”
  阿尔沙克一世点了点头,那这般说,秦国郡的最高官员便相当于行省总督,县的最高官员便是一城之主。
  可他还是没弄明白,秦国人是怎么避免郡的最高官员做大做强。
  反正他任命的那些行省总督,很难辖制,虽在明年上仍听命于他,承认他为王,可实际在地方上,那些总督才是当地的王。
  阿尔沙克一世并未想通这是因为大秦的国情和他们这些西方国家不同,大秦的郡守和他们的行省总督并不一样。
  王陵接下来的话便点出了不同,他道:“各郡的郡守、各县的县令由朝廷任命,自然也可被朝廷免职。且郡守、县令虽为一郡、一县之长,可郡县之权并非全集于其身。”
  “郡守、县令主掌郡县之政务,处理郡县中的政事,而一郡、一县军事之权则另有官员执掌。”
  听到这,阿尔沙克一世已经明白了,即便他知道了秦国人是怎样治理地方,也很难学习借鉴。
  秦国的那些郡守可以被任命,也可以被罢免,而他国内的那些有实力的总督,可不是能随意罢免的。
  再说秦国那些郡守有其他官员分夺其权,予以制衡,也和他国内不同,地方上的那些总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谁能分他们的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