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云城故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清然激动得眼圈泛红,语无伦次:“恩公,真的是您!清然……清然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
  她连忙将姜闻与白镜请到内堂奉茶,吩咐伙计看好外面。
  内堂清雅,燃着淡淡的宁神香。徐清然亲自奉上香茗,这才平复了些许心绪,向姜闻叙说别后情形。
  原来,当年她与母亲弟弟逃出了帝都后,一路南下,辗转来到这天州云城。
  徐清然自是有经商天赋,又谨记姜闻恩德,从小本生意做起。凭着诚信和太神宫的路子,竟将这清源斋经营得风生水起,如今已是云城中小有名气的商号。
  店中专营修士常用之物,不少低阶甚至后天修为的修士凡人常来光临,也庇护了一些如同他们当年那般逃难而来的可怜人。
  “都是托恩公的福!”徐清然感激道。“若非恩公当日救命之恩,哪有清然的今日。”
  姜闻摆摆手,问道:“近来云城可还太平?我观城外似乎尚算安稳。”
  徐清然闻言,叹了口气:“表面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前些时日,原来的知府大人因勾结叛军被罢官下狱了。如今城中是王府主事,才算稳住了局面。听说南边叛军势力越来越大,前几日还试图攻城,幸亏王府兵马得力,才击退了叛军。”
  她压低声音:“如今这世道,哪里都不安生,也就是我们天州,有王府坐镇,还能有片刻安宁。”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又道:“恩公,您可还记得中山王府的李香月郡主?”
  姜闻目光一凝:“自然记得。她如今在何处?”
  “郡主她也在云城!”徐清然语气带着几分敬佩。“中山王在帝都罹难后,郡主便带着王妃和一些忠心家将来到了天州。她身负李氏嫡系血脉,德才兼备,深受本地士族与百姓拥戴,如今已被尊为天州王女,暂摄天州军政事务。王府就在城东,郡主她一直念着恩公您呢!说若非恩公当年带她入京,她连父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得知故人安好,且有了一番作为,姜闻心中稍慰。
  他又与徐清然闲聊片刻,问了些天州风物与局势,临行前,又取出一枚新刻的玉符递给她:“此符你贴身戴好,可挡三次灾劫。世道艰险,你好生经营,也照顾好自己与你的母亲。”
  徐清然接过玉符,如获至宝,再次拜谢,一直将姜闻与白镜送到店外很远,才依依不舍地回转。
  离开清源斋,姜闻与白镜便径直往城东的王府而去。王府占地颇广,朱门高墙,守卫森严,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却并非“中山王府”,而是新题的“天州行辕”。
  通传之后,不过片刻,便见一位身着淡黄宫装云鬓轻绾的少女在一众侍女簇拥下快步迎出。
  正是李香月。
  她比之当年在帝都时,少了几分娇憨,多了几分沉稳与威仪,容颜依旧清丽绝俗,眉宇间却笼罩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哀愁与重担压下的坚毅。
  见到姜闻,李香月快步上前,竟是毫不犹豫地敛衽一礼,声音带着哽咽:“香月,拜见恩公!一别经年,恩公风采依旧,香月……香月一直感念恩公大恩!”
  姜闻伸手虚扶:“郡主如今已是一方之主,不必行此大礼。”
  李香月起身,引二人入内厅叙话。厅内布置典雅,却不失王府气度。她亲自为姜闻斟茶,动作优雅,目光真诚:“当日帝都惊变,若非恩公留下的后手,若非白镜姑娘提前安排,香月与母妃恐怕已遭不测。此恩此德,香月没齿难忘。”
  她将别后情形缓缓道来。那日她与中山王妃在家将护卫下,趁乱离开已成炼狱的帝都,一路辗转,最终选择了根基尚存相对安稳的天州作为立足之地。
  凭借李氏皇族嫡系血脉的身份,以及她自身展现出的能力与仁德,逐渐得到了天州本土势力的认可,被共推为王女,整合父亲旧部,力图在这乱世中保一方安宁,并积蓄力量,以期日后光复李氏江山。
  “如今帝都李氏损伤惨重,香月身为嫡系,责无旁贷。”李香月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唯有重整河山,恢复大乾社稷,方能告慰父皇与列祖列宗在天之灵。香月欲请恩公留下,助我……”
  她话未说完,姜闻已轻轻摇头,打断了她:“郡主志向远大,贫道钦佩。然贫道闲云野鹤,志不在此。此来天州,乃是另有要事,不久便会离开。”
  李香月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她很快便掩饰过去,露出理解的笑容:“是香月唐突了。恩公乃世外高人,自有仙缘,是香月强求了。”
  她顿了顿,眼中满是诚挚:“无论恩公去往何处,天州永远欢迎恩公。若有差遣,香月定义不容辞。”
  看着眼前这迅速成长肩扛重任的少女,姜闻心中亦有几分感慨。他取出两枚与自己心神相连的护身玉符,一枚赠与李香月,一枚嘱她转交其母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