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取得成功的条件(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人,死在外面和死在家里,自然是两种结果。
  不同的结果。
  差异很大。
  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人外出闯荡,比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蹚古道,填四川,多少人是一去不回?
  这一路上没了多少人?
  外出跑活都能失踪,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听过这样的例子。
  在自己家里,有些事情要顾及的地方就很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就如同之前林豪杰说的那句话一样,大部分的人都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认知,都是盲从,怎么宣传怎么相信。
  之前大力宣传,突然就要……?
  这不符合常理,也不容易让人接受。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这也是一贯的手法。
  这个冷处理,常规情况就是调到一个清闲部门沉淀。
  而现在单位很少,清闲的部门基本都已经满了,之前那些老资历,直接就是待遇不变,回家安享晚年去了。
  只要让一个人一直消失在视野之中,没有一点信息,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很快的把这个人忘却。
  无论之前有多么深刻的记忆。
  都会被生活的琐事和眼前的未来填满。
  就比如某位作家书里的文字。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一个人消失在视野很久,很快就会彻底消失。
  平静的消失。
  大家潜移默化的就接受了。
  记忆里还有这个人,但只会在闲暇偶尔提及,最后也会再也不提。
  但是如果采用过激的行为,比如xx和xx,这就很容易引起不满。
  之前宣传夸奖的时候,可把人都夸出了,现在搞这些?很多人就接受不了。
  所以只要是经常看历史的人就知道,有些人犯了错,或者是斗争失败,就是悄无声息的下岗,然后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最后是安静的离开。
  林豪杰看到是汤师爷过来迎接,说实话心里是松了一口气。
  他还年轻,他是真的不想死。
  要不是怕死,他也不会一直想跑路。
  而汤老来迎接,那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至少是安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