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发言(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话说,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不是说善战者没功劳,而是因为他稳,立的功劳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随着电视里的采访继续,张秦川给人的感觉越发立体,也越发明显了。
  不管在什么时候,总台的采访节目,不管是公信力还是真实性,都还是靠得住的。
  以前作为导演,本身就不像演员那样,流量大,更容易被观众记住,而张秦川作为一个不怎么喜欢被采访、露脸的导演,这种情况就更甚了。
  从出道至今,他接受过的采访,屈指可数。
  再加上平时不怎么露脸,可能说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但一露脸,很多人都会愣一下,有时候,他甚至还没老谋子给观众的印象深,起码老谋子脸上褶子多,有特点。
  如今,伴随着总台流量最大的《艺术人生》,张秦川算是第一次以一个非常完整的形象出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从入行,到发展,最后起飞
  李建雪没跟着场下的那些观众托乐呵,他看着电视里张秦川面对着镜头和朱俊的提问侃侃而谈。
  什么最早就是在西影厂老厂长的提携下才进圈的,设备最初都是租借的等等。
  换个不懂的外行,可能对西影厂这位张秦川口中的领导没啥印象。
  但身为内行人的李建雪可不这么想。
  张秦川能在这种场合大大方方的说出他背后的关系,这代表什么?
  人家跟领导的交往非常纯粹,不怕说,更不怕查!
  而他说的这位领导,现在虽然不在西影厂了,好像跟张秦川没啥关系了。
  但到了他们这种咖位的人,他们上采访,就像刚刚张秦川打广告一样,他不会真把这种采访当拉家常,他每一句,就算不是提前安排好的,也不会是随随便便的废话,肯定是有目的的!
  而张秦川的目的是什么?
  人家才入行时候就认识的那位领导,现在在哪?
  广电啊!
  这就是隐晦的通过节目摆关系了,而且还摆的堂堂正正。
  想想,一个小卒子,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的领导,如今十来年过去了,那位领导还在,这是什么后果?
  人家的后台越来越硬了!
  懂得再多点的人,再想想那位领导的姓氏呵。
  人家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
  虽然俩人前段时间在剧组的时候,张秦川才找他喝过酒,但对于一个人的背后关系,李建雪对于张秦川的了解,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没谁会在喝酒的时候亲口说我背后是谁谁的关系,反而越有关系,越不会经常把关系挂在嘴边。
  而今天,张秦川在这种场合,用这种带着感激,以晚辈感谢前辈提携的口吻说出这种东西,既点明了关系,又带出了他这个人不忘初心,一直记得当初提携他的人。
  观众看的舒心,宣传效果也有了。
  看着电视里的张秦川,又是平稳起步,又是参加奥运会,一直到最后还接手了主旋律电影的拍摄任务,组织数百人的大团队,将近一年的拍摄,一起拍了两部电影。
  李雪建一时心绪有点飞远了,从张秦川起家,一直到现在,他发现在张秦川的经历,这货居然红的发紫,非常非常正,简直是主流中的主流,跟他一比,他这个文工团出身的,好像也显得有点稀松平常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