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全天下都请求设置巾帼女子工坊(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58章 全天下都请求设置巾帼女子工坊
  普布悻悻走开,转悠到盐摊前。卖盐的是个川商,正跟顾客吹嘘:“我在泸州有铺面,专做工坊布匹转运。你们猜怎么着?从云南发货比杭州快半个月!”
  “怪不得最近盐价跌了。”买盐的工匠插嘴,“我婆娘在工坊做饭,说天天有四川来的商队蹭饭。”
  茶肆里,几个广西珠宝商正在密谈。为首的黄老板展开张舆图:“沐王府刚贴告示,要在滇池东岸建新码头。现在下手买地皮,转手至少三倍利。”
  年轻伙计疑惑道:“师父,咱们不是来收翡翠的吗?”
  “蠢货!”黄老板敲他脑门,“工坊引来这么多商队,光是给他们打点行头就够赚了。昨儿个缅甸商人还问我买珍珠镶腰带呢!”
  正说着,街口传来铜锣声。沐王府的侍卫开路,后面跟着十辆满载的马车。有眼尖的商人惊呼:“是杭州来的新织机!”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普布挤到最前面,盯着车上的木箱直咽口水。他拉住个脚夫问:“兄弟,工坊还招工不?”
  脚夫抹着汗笑:“招!天天招!连染坊带织坊,听说要再招五百人。”
  城东的巾帼工坊门前,刘婶正给新到的女工登记名册。她抬头擦了把汗,突然发现队伍里混着几个男子。
  “你们来凑什么热闹?”
  穿短打的汉子赔笑:“管事行个方便,我们是贵州来的染匠。听说工坊缺人手,特地来投奔。”
  刘婶狐疑地打量他们:“工坊规矩,只收女子。”
  “我们懂!”汉子急忙从包袱里掏出块靛蓝布,“您看这扎染手艺,整个黔东南找不出第二家。家里婆娘娃儿都带来了,就等着安顿下来教徒弟呢。”
  春杏闻声过来,接过布匹细看。阳光下,布面的冰裂纹细腻均匀,比工坊现在的染法更精致。
  “留下吧。”春杏拍板,“但染坊必须由女子主事,你们只能当副手。”
  汉子们千恩万谢。他们身后,更多拖家带口的外乡人正往工坊涌来。有抬着织布机的,有背着染料筐的,甚至还有举着“代写契约”牌子的老秀才。
  工坊账房里,沐晟正在听王岩汇报。
  “世子,光这个月就新增了七家客栈,四家饭铺。”王岩的账本记满密密麻麻的数字,“最离谱的是当铺,半个月收了六十多件抵押品,全是外地商人押的路费。”
  沐晟若有所思地敲着桌面。他想起三日前缅甸商队的请求——他们想在昆明设常驻货栈。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那些番商向来把云南当作补给站。
  “去告诉刘婶,明天开始工坊门口设个告示牌。”沐晟突然说,“专门张贴各地商队的求购信息。”
  王岩眼睛一亮:“妙啊!这样女工们就能按需生产,免得织多了压货。”
  正说着,侍卫引着个穿官服的人进来。来人拱手道:“下官广西盐铁司的,特来与世子商议合作。”
  沐晟挑眉。广西与云南素来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竟主动上门。
  盐铁司官员展开卷轴:“我们那儿的壮锦久负盛名,若能借工坊的新织机改良,愿分三成利润。”
  沐晟看着图纸上精美的纹,忽然笑了。他想起朱幼薇信中所说:好手艺不该有疆界。
  暮色降临,昆明城南的夜市灯火通明。卖饵块的老杨头忙得脚不沾地,他的摊子前围着七八个番商,正比划着要加辣。
  “老杨,再烤二十个!”隔壁绸缎庄的伙计跑来,“我们东家请客,招待四川来的客人。”
  老杨头擦着汗问:“最近怎么这么多外乡人?”
  “这都不懂?”伙计压低声音,“工坊带起来的!现在云南的布卖得比杭州还快,各地商队都跑来抢货。布匹买卖一起,其他行当自然跟着红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