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费祎(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费祎字文伟,江夏郡鄳县(今河南罗山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费祎早年游学益州,因才名被人所知,刘备称帝后立刘禅为太子,聘请费祎和董允担任太子舍人,不久费祎升任太子中庶子。
  刘禅继位为帝,费祎升任黄门侍郎,得到丞相诸葛亮的器重。
  诸葛亮派费祎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孙吴,费祎不辱使命,升任侍中,不久又被任命为丞相府参军,此后频繁出使孙吴。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费祎升任中护军、丞相府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费祎居中调停,让两人得以和平共事。
  诸葛亮去世后,费祎升任后军师,不久又代替蒋琬为尚书令。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次年魏军入侵汉中,费祎被授与节杖,率大军阻击敌人;
  敌军撤退,费祎因功封成乡侯,不久又兼任益州刺史。
  延熙十五年(公元252年),费祎获准开府治事;次年在新年第一天,费祎举办宴会招待群臣,在席间被魏国投降者郭脩刺杀。
  费祎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儿子费承袭爵。
  时人对费祎都评价颇高,吴主孙权认为费祎是蜀国肱股之臣;
  诸葛亮则盛赞费祎、董允等人“志虑忠纯”,堪当重任。
  后世多将费祎与蒋琬相比,晋朝史家陈寿、常璩、裴松之,以及北宋史家司马光都认为,
  费祎继承蒋琬主持朝政,两人都因循诸葛亮定下的制度,外使边境无事,内保国家安宁,有功于国。
  费祎年少就成了孤儿,依靠族父费伯仁一家生活。
  费伯仁的姑姑,就是益州牧刘璋的生母。刘璋曾派人去迎接费伯仁入蜀,费伯仁带着费祎一起前往益州游学。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攻占益州,费祎也留在了蜀地,与当时客居益州的汝南郡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
  恰逢名士许靖的儿子去世,董允和费祎都想同去参加葬礼。
  董允告诉父亲董和希望能派一驾马车,但董和却派了一辆敞开的鹿车给他。
  董允看到鹿车破败,脸上露出不愿乘坐的神色,费祎却毫不在意,径直登上了鹿车。
  到了葬礼上,丞相诸葛亮和其他的蜀国权贵都来了,他们的车乘都很华丽,董允脸上神色未定,但费祎却举止如常。
  驾车的人回来后,董和询问得知董允和费祎的不同反应,对费祎称赞不已。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立刘禅为太子。
  费祎与董允一起被聘任为太子舍人,不久费祎又升任太子中庶子。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主刘禅继位,费祎升任黄门侍郎。
  诸葛亮南征返回成都,百官出城数十里相迎接,多数官员的年龄和资历都在费祎之上
  诸葛亮却特地让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辆车,因此众人无不对费祎另眼相看。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有意北伐曹魏,希望能与孙吴重修旧好,结成联盟。
  于是就派遣费祎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孙吴,说明情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