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甘宁(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甘宁率部随孙权进攻合肥。
  当时军中瘟疫流行,大军都已先行撤退,只剩下孙权护卫车驾的勇士千余人,以及吕蒙、蒋钦、凌统、
  甘宁诸位将领,跟随孙权驻扎在逍遥津(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隅)北面。曹军将领张辽侦查得知情况后,
  随即率领步骑掩杀而来。甘宁引弓射敌,与凌统奋力死战;甘宁还厉声喝问为何没有战鼓之声,壮气冲天,孙权极为嘉许。
  不久,甘宁染病去世,孙权感到很痛惜。
  吴国国主孙权评价:甘宁虽然性格粗犷豪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他的才略及处世称得上是大丈夫
  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宁,足以相敌。
  三国时期吴国史家韦曜评价:甘宁崇尚狭义,擅自杀人后逃亡藏匿,因此在郡县闻名。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甘宁虽然粗暴凶猛,喜欢杀戮,但是他性格开朗爽快而有计谋,轻财重士,
  能厚待手下的将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拼死效命。陈寿在《三国志》中将甘宁与程普、
  周泰、韩当、蒋钦、陈武、董袭、黄盖、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共十二名东吴武将列为一传,
  评价他们都是江东的虎将,孙氏理应厚待的部下将领。
  宋朝学者冯时行有诗《甘宁庙》赞甘宁:“豪杰自不群,俗眼盖盲瞽
  刘表既不识,那复论黄祖。翻然脱羁衔,渡江得英主。垂手立功勋,雄名诧千古。”
  意为当初甘宁投奔刘表和黄祖,两人却不能慧眼识英雄;甘宁于是渡江投奔孙权,得以建立功勋,名传千古。
  南宋学者章如愚评价: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
  吕范,都是智谋足以统率军队,勇武足以抵御强敌,没有人是不称职的。
  清末大臣黄恩彤评价:甘宁向向孙权献计,先取荆州,次取巴蜀,甘宁的计策与诸葛亮、
  周瑜大概差不多,由此可知甘宁也是明白时务俊杰人才。
  甘宁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担心甘宁杀人,就将小童藏匿起来,没有马上送回。
  后来甘宁前来拜谒[yè]吕蒙的母亲,要升堂见母时,吕蒙才叫出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
  可是回到船上后,甘宁却把小童捆在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吕蒙大怒,鸣鼓聚兵,准备上船进击甘宁;
  甘宁听到动静,毫不在意。吕蒙的母亲前来劝阻,不可因为个人私怨而诛杀甘宁,倘若如此,
  就是犯法,孙权必然要责问。吕蒙一向孝顺,听了母亲的话,亲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
  “兴霸,家母正等你吃饭,快上岸吧。”甘宁十分羞愧,流着泪对吕蒙道歉,便与吕蒙一起回去拜见吕蒙的母亲。
  甘宁性情粗暴,喜欢杀人,不仅曾经不合吕蒙的心意,而且还时常违反孙权的命令,孙权大怒要处罚甘宁。
  吕蒙为他求情说:“天下还未安定,像甘宁这样骁勇的战将很难得,应当容忍他的缺点。”孙权因此而厚待甘宁,让他冲锋陷阵,为国家发挥作用。
  甘宁曾与孙吴宗室孙皎因为喝醉酒,产生矛盾。有人劝谏甘宁,应该向孙皎道歉,甘宁却说:
  “大臣应该是平等的,孙皎虽是宗亲,但怎么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应当以力量和性命报答,
  但不能因世俗委曲求全。”孙权听说了这件事,特意写信给孙皎,责问他为何在喝酒之时欺凌甘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