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修身养性徐老蔫 不看重条件(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15章 修身养性徐老蔫 不看重条件
  孩子在父母跟前耳濡目染,听闻常家兄弟做下恶事,自然心有为民除害之意,但他们全是半大孩子肯定不能去找常家兄弟麻烦,只捡着软柿子捏,所以常家兄弟的孩子就受罪了。
  别怀疑现在孩子的心气,哪怕在农村山沟子里也有课外书看,比如水浒小人书、三国小人书,甚至某些书里有启蒙桥段,他们学着鲁智深,不说倒拔垂杨柳,打个镇关西是绰绰有余的,应了那句行走江湖替天行道,谁小前儿没个仗剑天涯的梦想呢。
  李峰是当姑父的,倒是没说孩子有啥毛病,大人之间的恩怨与孩子无关。
  常家兄弟在庆安的名声虽说越来越臭,但这哥俩好像根本不在乎,办事依旧我行我素,而这回办的事更是掉价!
  徐宁听闻李峰讲述完毕,他心里寻思着:备不住是常家兄弟有意缓和与李峰的关系,所以才想个烂招儿,只要常丽红心软了,往后两家肯定还得联系,毕竟李峰是个外人,亲兄妹才是连着筋的。
  众人在老徐家唠到9点多钟,并纷纷回家睡觉了,走之前老姜、大喇叭和李峰跟徐宁约定好,明个一道去跑山,必然要牵狗,痛痛快快打一场狗围。
  在南山打围有一点极好,在山里遇不着外人,咋说?南山周围除了楞场就是了无人迹的深山,见不到人就没那么多事了,如果在周边村屯较多,且山峦较小的北山,那就得防着点人了。
  现在李峰的腰伤好利索了,能跑能跳,只需悠着点干活,基本没啥大事,他前些天在家养伤,收肉的活是大喇叭干的,那也没忘了给李峰留一份钱,这钱李峰拿着有点烫手,全身不自在,但老姜和大喇叭都送上门了,他又不能不收。
  这买卖从开始就是四个人干的,刘大明虽说去了楞场当把头,可那份钱始终给他留着呢,所以刘大明领了三份钱,一份是楞场把头工资,一份是市里巡山猎人队工资,一份就是买零肉的钱了。
  徐老蔫有时候嘟囔,说刘大明能耐了,比他挣的都多了,每到这时候刘丽珍都会毫不吝啬夸徐宁两句,到了再贬低徐老蔫三句,说他小弟跟着姐夫混了十多年狗屁没攒下,最后还是他外甥给张罗的应声。
  若是普通老爷们哪能受这气,必然要跟媳妇干一仗,奈何徐老蔫不是寻常人,只笑说:“诶呀,我老儿子有能耐,能者多劳呗。”
  翌日,众人都没着急进山,而是开着两台车,一台车载人,一台车拉狗,齐齐进了楞场。
  到楞场之后,徐宁先给马六送了点物资,又让杨军喊来吴海涛,坐在小窝棚里小哥几个掏心窝子开唠了。
  前期掰扯吴海涛如何与家里说明情况,因为潘晓家境属实太差,和老吴家确实不搭,在徐宁心里门当户对很重要,倒不是搞歧视,而是两世为人的经验,当然要说他上辈子不算人,顶多算个牲口,也行……
  徐宁觉着‘两小无猜’‘金童玉女’这类形容男女的词,全都透着‘门当户对’的意思,不信?你细细品。
  若要问有没有家境相差极大,却生活相当优越的家庭?有!肯定有!但概率太小,风险极大。
  所以,徐宁和吴海涛说明情况,便听吴海涛说道:“哥,我啥都明白,但我就认准她了。”
  李福强在一旁拍手道:“那没招儿了。”
  关磊瞅着吴海涛的表情,觉得他确实是真心实意动了心,转头道:“哥,你给海涛想想招儿呗,冷不丁跟我大爷大娘说了,他俩肯定接受不了,之前给海涛介绍的家庭条件都不差,不是大闺女就是大孙女的,全是家里的宝儿。”
  徐宁瞅着吴海涛说道:“我不是怕你俩过的不好,我是怕你爸妈不乐意,瞅瞅你磊哥,你嫂子家没见到他之前,你嫂子就跟家里传话了,完事你磊哥去了才答应的……”
  再说,孙莲芳和吴海涛能一样么?孙莲芳是啥性格,捅破天都不怕,甚至敢跟爹妈对着干。吴海涛可不敢……
  吴海涛挠头说道:“哥呀,你就给个准话,你支不支持我吧?”
  “支……”
  “诶呀,哥,你快别整我了,你就帮帮我呗,我和她哥处的挺好……”
  李福强等人闻言笑了笑,吴海涛还是年龄小,不能说他不懂事,也不能说他幼稚,只能说男孩和女孩到底是有差别的。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她家里条件啥样,主要在于你咋跟家里说,你要是先斩后奏,你爸妈肯定得生气。”
  为啥这么说?吴周全和韩芳是典型的老辈家长,认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韩芳也不能托徐宁帮着介绍对象,如果吴海涛自个处一个领回家,韩芳肯定心里不舒服。
  啊,爹妈给介绍的都不好,你自个处的就好?你瞅瞅这处的是啥呀,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在这种父母心里也会变成西瓜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