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走火入魔(8 / 8)
朱由检一如往常,端坐在雕刻精美的龙纹宝座之上,接受着群臣的膜拜。
朱由检让大臣们跪倒在地,这才道:“还请卿平身!今天的早朝,大家都累坏了。”
朱由检见群臣都累了,便不再高兴,只是有些无趣,便在宝座上坐下。
这么长时间没有上朝,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么多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大臣们自然是有一大堆话要说。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正是户部尚书。
朱由检摆了摆手,淡淡道:“讲!”
说着,他将自己的右手抽了回来,然后将手指放在了自己的指甲上。
“皇上,这几年江南多有水灾,北部也有旱灾,如今更是发生了灾荒!”
“民不聊生!情况很糟糕!希望您能认真对待!”
“据我们的计算,光是江南一带,就有三十多万人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北部,河南、河北等地,都出现了大量的饥荒。”
朱由检微微皱眉,朱由检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一是他料到了明崇祯年间的灾荒,从史料上看,这是一段小冰期。
其次,朱由检在学会了《乾坤阴阳算》之后,心中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
在走进奉天殿之前,他就感觉到了这位户部尚书的表情和动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一致。
《乾坤阴阳算》果然是一门有趣的法门!
让我们回到“小冰期”的观念上来。实际上,气候变化是一种气候变化,也是明代衰亡的一种间接原因。
就“小冰期”而言,其主要特征是:极端天气增加、干旱、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年均温度下降;温度骤降,只能用“奇寒无比”四个字来形容。
竺可桢等人对中国历代气象资料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有四个小冰河期,其中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为第4个小冰期。到了最后,无数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由无数个不同的原因组成的“大明”的覆灭。
特别是在他在位十七年中,由于气候反常,造成了江南多水患、北方多干旱。
总而言之,崇祯时代可谓是多事之秋。干旱、蝗虫和瘟疫,不仅导致了农作物的减少,而且还让明朝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十室九空,户丁尽失,白骨遍地,这是一片荒芜之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王朝,像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起义,更是数不胜数。
而作为王朝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人口,在鼎盛时期之后,便开始急剧下降。根据曹树基的估算,仅明朝末年,苏、杭五州就因瘟疫而丧生的人数达六百万左右。(本章完) ↑返回顶部↑
朱由检让大臣们跪倒在地,这才道:“还请卿平身!今天的早朝,大家都累坏了。”
朱由检见群臣都累了,便不再高兴,只是有些无趣,便在宝座上坐下。
这么长时间没有上朝,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么多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大臣们自然是有一大堆话要说。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正是户部尚书。
朱由检摆了摆手,淡淡道:“讲!”
说着,他将自己的右手抽了回来,然后将手指放在了自己的指甲上。
“皇上,这几年江南多有水灾,北部也有旱灾,如今更是发生了灾荒!”
“民不聊生!情况很糟糕!希望您能认真对待!”
“据我们的计算,光是江南一带,就有三十多万人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北部,河南、河北等地,都出现了大量的饥荒。”
朱由检微微皱眉,朱由检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一是他料到了明崇祯年间的灾荒,从史料上看,这是一段小冰期。
其次,朱由检在学会了《乾坤阴阳算》之后,心中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
在走进奉天殿之前,他就感觉到了这位户部尚书的表情和动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一致。
《乾坤阴阳算》果然是一门有趣的法门!
让我们回到“小冰期”的观念上来。实际上,气候变化是一种气候变化,也是明代衰亡的一种间接原因。
就“小冰期”而言,其主要特征是:极端天气增加、干旱、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年均温度下降;温度骤降,只能用“奇寒无比”四个字来形容。
竺可桢等人对中国历代气象资料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有四个小冰河期,其中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为第4个小冰期。到了最后,无数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由无数个不同的原因组成的“大明”的覆灭。
特别是在他在位十七年中,由于气候反常,造成了江南多水患、北方多干旱。
总而言之,崇祯时代可谓是多事之秋。干旱、蝗虫和瘟疫,不仅导致了农作物的减少,而且还让明朝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十室九空,户丁尽失,白骨遍地,这是一片荒芜之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王朝,像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起义,更是数不胜数。
而作为王朝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人口,在鼎盛时期之后,便开始急剧下降。根据曹树基的估算,仅明朝末年,苏、杭五州就因瘟疫而丧生的人数达六百万左右。(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