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一个命运的分水岭(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26章 一个命运的分水岭
  在人威永固号撕裂现实障壁、开启空间门之前,《死亡空间》宇宙的太阳系这面;
  此处,可谓是《死亡空间》人类科技力量登峰造极的证明。
  历经数代人的不懈开拓与殖民,那些曾被早期天文学家断定为“生命禁区”的荒芜星球,已然悉数屈从于人类的意志,被改造、被征服,最终编织成一个以太阳系为核心、辐射至猎户座悬臂边缘的庞大星际文明网络。
  在此疆域之内,人类毋庸置疑的占据着霸主之位。
  放眼整个星系,人类的足迹与改造工程几乎无处不在。
  每一颗类地行星,乃至其卫星,都留下了深刻的文明烙印。
  其中,火星的变迁尤为瞩目。
  这颗昔日的红色荒原,通过规模空前的行星级工程——
  从地核重燃以生成人工磁场,到引入彗星冰核构建水循环系统,已然蜕变为一颗生机盎然的绿色星球。
  其激活的磁场如同无形巨盾,有效偏转了致命的太阳风,而新形成的大气层则孕育出温和宜人的气候。
  如今的火星地表,湖泊如镜、园葱郁,与地球风貌无异,成为了星际间首屈一指的度假天堂与宜居之所。
  火星的城市景观是其繁荣的直观体现。
  摩天楼宇并非密集堆砌,而是与广阔的自然公园、净化水体和谐交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全球。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尖端科技被巧妙的融入日常生活,却丝毫不显突兀。
  自然而然的,它吸引了大量的社会精英与富豪阶层定居,成为了《死亡空间》宇宙中人类文明的经济与权力枢纽。
  然而,在这片光鲜亮丽之下,火星同样清晰的折射出该宇宙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那些为维持整个星球奢华运转而必不可少的重工业区、能源枢纽和底层劳作地带,与度假区的富足安宁形成了明显对比。
  在这些区域,景象迥然不同,环境或许依旧受到严格控制而谈不上污染,但生活的艰辛与阶层的固化却无处不在,构成了这幅“人类奇迹”画卷中无法忽视的阴影部分。
  尽管如此,火星仍然远比地球更加“宜居”,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得到了最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与此同时,其他的卫星,如土卫六和木卫二,也已建成了多个长期殖民地。
  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太阳系,从木星的卫星到土星的环带,人类的生存空间扩大,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殖民地的建立,不仅极大推动了人类的科研与工业发展,也使得人类能够在宇宙中有了更多选择和生存机会。
  然而,地球的情况却远比火星复杂。
  作为人类的发源地,地球拥有着最为庞大和复杂的社会结构。
  表面上,地球的科技水平远远强于所有殖民地,但在这里,贫富差距是直接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城市中繁华与贫困并存,现代化的科技设施和落后的贫民区交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地球的许多大都市,如同《星球大战》中的科洛桑那样,几乎没有一寸裸露的土地,所有的建筑都被金属和玻璃所包裹。
  城市的上空,繁忙的航道穿梭着无数的悬浮艇和飞行器,空中轨道列车贯穿各大建筑区,所有交通都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磁悬浮系统。
  这座人类母星的表面看似繁荣,其实却充满了深层的矛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