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灭其国 绝其祀 毁其字(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袁可立的策略下,大明同安南人的关系,从敌人变成了合作者。
  不过要让这些人老老实实合作,还需要以武力威慑。
  否则数次抵御“北朝进犯”的安南人,可不会服服帖帖。
  朱由检吩咐朱燮元道:
  “打安南一定要狠,给他们最强力的震慑。”
  “最好邀请周边势力观看,让他们知道大明的武力。”
  “对安南人,也应从各种方面分化。除了把华裔吸纳为华人外,还要区分土人。”
  指着安南的地图,朱由检划了几条线,说道:
  “仿照汉朝划分的三郡,英国公的藩国以北,可以称为交趾人。”
  “这一带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认定华人资格时可以适当放宽。只要他们愿意学汉话、写汉字,就可以认定为华人。”
  “将来,优先从他们中选拔官吏,管辖南洋土人。”
  “清化、乂安一带,可以称为九真人。”
  “这一带基本划给了英国公,叛乱可能性最大,以后还可以称为英番人。”
  “更往南称为日南人,大体是乂安府南部日南州和新平府、原本汉朝日南郡的北部所在。预留一个公国封地,以后封给中兴功臣。”
  “它南面的地方,现在被广南阮氏占据,可以称为广南人。”
  “再往南原本占城国的地方,可以称为占城人。”
  “还有临近的真腊人、高人、南掌人等等,把这些族群区分。”
  利用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贯彻《异族细分法案》。
  对安南人要大用,就不能让他们变成一个整体,避免形成稳固的、难以同化的族群。
  所有的安南人,最终都是要融入华人、汉人的。将来提起安南人这个称呼,就像是提起广东人,代表的是安南都护府的人。
  在分化族群之后,再迁移各个族群的上层,用他们治理不同族的人。
  宗庙、祭祀等等也要随之而变,打乱他们的历史。
  为此,朱由检叮嘱翰林院,对南洋的历史写详细些,多考证些族群的源流,以及相互间的区别。
  这些地方的历史都要按大明的记载,不符合的尽皆销毁。
  同时,太常寺要按照史学馆考证出来的古人名单,将马援、士燮等古代开拓交趾的名人册封神灵,战斗中牺牲的将士,同样可以册封。
  将来大明的军队走到哪里,神灵就要册封到哪里。
  确保每一个城池都有城隍,每一块土地都有社神,山川要有山神,河流要有水神,海洋要有海神……
  这些都是天地神系的正神,按朝廷规范的礼仪祭祀,改变当地的风气。
  绝淫祀、毁文字、移宗庙……都要得到贯彻。
  对于大明的宗教,朱由检不需要狂热教徒去探险。但是大明军队打下的地方,却需要这些人稳固当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